第三十三集(2 / 7)

都十分严重。”

赵抃点点头道:“安顿好后,我俩立即下到各县区考察,与各县知县商议赈灾之法。”

苏轼道:“正是我想的,与知县们商议对策。”

两人由远而近,由近而远渐渐远去……

5、西湖边 日

次日,赵抃和苏轼来到了西湖边,两人望着西湖只见原来碧波荡漾的西湖已经干涸见底,湖中仅剩下几个小水塘,还能见到几勺污水,湖底大部分已经龟裂,露出一道道的缝隙,有些宽的缝隙脚都可以伸进去了。

赵抃站在西湖旁眉头紧锁地望干涸见底的西湖。

苏轼望赵抃道:“赵大人,您在虔州、青州任职遇到干旱,都靠求雨解决旱灾,这次我们何不前往仁和县超山一试?”

赵抃不明白似的说:“超山?”

苏轼说:“就是海云山呀!其山超出皋亭黄鹤之上,前年才改的名。”

赵抃点点头,道:“提起海云山,使我想起八年前任职杭州知州时,曾和杭州百姓一道游览赏梅胜地的情景。”

6、海云山(回闪) 日

海云山梅花吐蕊绽放, 白花平铺散玉,方圆十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坠,蔚为壮观。

(赵抃画外音):“那年初春二月,海云山梅花吐蕊绽放, 白花平铺散玉,方圆十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坠,蔚为壮观。”

7、西湖边 日

赵抃道:“当时,我还写了《游海云》一诗呢。”

“哦,请大人一吟!”苏轼高兴地说。

赵抃便吟起了当年写的诗歌:

缥缈齐云阁,遥闻摸石池。物华春已盛,人意乐无涯。

罗绮一山遍,旌旗十里随。花棚夹归道,骁骑看星驰。

赵抃吟诵着八年前写的诗,他沉浸在海云山的诗情画意之中。

苏轼说道:“超山的美,美在梅花。十里梅花开,十里香雪海。更奇特的是其他地方的梅花只有五瓣,唯独超山的梅花是六瓣。”

赵抃随即道:“六六大顺,讨个彩头。”

苏轼连连点头。

8、去超山路上 日

次日,一辆去超山的官车……

官车上,坐着赵抃和苏轼,两人边说边聊着……

苏轼道:“赵大人,昨晚我为你这次求雨而撰写了一篇祝文……”

“好啊!”赵抃道。

苏轼将祝文递给赵抃说:“请大人过目。”

赵抃接过祝文便念道:“《祈雨龙祠祝文》……”

文曰:神食于民,吏食于君。各思乃事,食则无愧。

吏事农桑,神事雨畅;匪农不力,雨则时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