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农业中华> 第三十三章 环境与女神

第三十三章 环境与女神(2 / 4)

张春刚进入就有无数的噪音传来,因为整条铁路是半封闭的系统,就连铁轨也在轻微的震动,一些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从通过铁轨传导。普通人可能听不见。但是张春和丽质却能够感觉到。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微生物和昆虫处于一种焦躁的状态下。他们的生物周期被打乱。再加快。而正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短,所以适应性的进化也在加速进行。这也表明轨道的铺设应该还需要增加减震和阻止声波传导的措施。

“这里的环境不太好。”

丽质首先开口了。

刘清看了看车站。这所车站是刘清看到的最好的车站,干净,整洁,为乘客准备了休息的椅子,铁路两侧都修建了隔音墙。这种带着波纹的墙壁据说能够阻止声波的传导。车站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光照很好,所以车站里还种植了一些室内观赏植物。几个工人甚至在安装一种电子所研制的指示牌。车站也并不是全封闭的,通风性也不差。

“这是按照环境所的要求,詹工他们已经近最大的努力了。”刘光利解释道。

张春点头:“为了不干扰外界,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不过这里的环境比外界是要差很多。主要是噪声和空气流通性。恐怕还会造成生物总量的减少,生物间相互制约能力减弱,物种平衡很容易被破坏,环境自我更新的能力很差。简单说,就是假如一个人带着病菌来到这里,这种病菌就很容易在这里繁殖,而没有天敌。”

“传染?”刘清听过医学院和环境所的一些论文的演讲。很快反应过来。

“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对于防疫力比较差的老人和孩子有些考验。最关键的不是这个,是因为这里有一些噪声,以后还会有与自然界不一样的光照环境和辐射环境。这会加快微生物的进化。而这种进化是不可控的。卫生所和微生物所要在这方面进行定期的观察。但是绝不能简单杀菌,那是一个恶性循环。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很短,进化会非常快。杀菌的药物会跟不上生物进化速度。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增加这个小环境的生物种群数量,主要是植物种群数量。要进化,所有的生物一起进化。”

刘清点头,而蔡威廉和林徽因就听不太懂,有些茫然。

“再就是尽量减少大量的人群在车站滞留的时间,这也是人为制造生物失衡。致使适应于人体的各种生物大量繁殖。”

“列车里怎么办?”

“列车因为高速运行在各种环境之下,设计一套良好的通风系统就好。它是流动的,不是像车站一样是不动的。医院和卫生所要在接诊这些环境下的病人多注意一下。”

刘清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对了,从人口比例来说,单从年轻人群看,机械厂工人的病例要比学生,比农村要高一些。中年人以上相反,但是大多数是营养不良,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