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农业中华> 第三十四章 直皖战争

第三十四章 直皖战争(3 / 4)

下来。刘英的部队刚刚组建,连日作战。已有些疲惫。所以留下来对俘虏进行的整编,大部分都裁撤了,只留下了一些还算合格兵员。

黎天才因为还在和川军对峙,所以把一些刚刚俘虏的士兵稍微整编后就开赴前线去了。这造成宜昌大量的难民潮涌进枝江和当阳。蔡和森将荆州的干部拉到了枝江,开始配合刘英处理安置事宜。

顾明偷袭宜城,吴佩孚完全没有想到张春敢四处出击,宜城的一个整编师被极短的时间活生生吃掉了。直到顾明兵临襄阳城下。吴佩孚才知道前线出了大事。

吴佩孚通过还在与毛石山谈判的孙传芳表达停战意愿。

毛石山电告顾明撤到了宜城,这才开始与吴佩孚和孙传芳协商实际控制线的问题。吴佩孚方面因为损失太大,河南陕西方向与皖系战斗不断。很快就接受了条件。孙传芳和张春打出了经验,虽然只剩下汉川一个孤城,但实际损失不大。加上汉川是武汉最后的屏障,不能不保。所以僵持着。毛石山干脆留张霖越与他胡搅蛮缠。自己到了宜城,他认为如果不打武汉,襄阳方向是最好的攻击方向。

这次战争准备时间之长,战争实际发生时间之短,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全部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如果算上黎天才控制的鄂西北,靖**实际上已经拿下了大半个湖北,声势骤升。只是靖**内部出现了一种诡异现象,因为几乎全胜不败的张春只是第四军的军长。靖**的司令黎天才如果不是张春帮助。连宜昌可能都拿得很困难。黎天才也知道自己无法左右张春,也无法影响张春与直系军阀和谈。所以两边实际上是处于**不配合的状态。

此时的张春还在孙桥到钟祥的路上。

孙桥是孙镜的家乡。这里出产一种香米,被称作桥米。孙镜就请张春在他家做客。

桥米的出产与水土和当地的小环境有关,同样的稻谷种植,甚至秧苗,出了那块地域,生长出来的大米的品质就差了很多。

张春也只能羡慕,他一到香米出产地就感觉到了不同。水土,植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这里与其它地方确实不相同,而且很难复制。就算把这里的土壤移到其它地方,土壤里的微生物群落也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极具衰退。而且这些微生物群落与植物群落具有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可能经历了几千上万年。

复制不容易,但是破坏很简单。

环境所,农业所,林业所的学生在这里研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做了物种分类统计,并和其他地方进行了对比。所取得成果与张春能察觉到的变化已经非常接近。

“铁人兄留在县里那是浪费。县政府里面有接班的人吧。”

张春笑着问。

“出色的年轻人很多,喜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