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响起了鞭pào和喇叭的声音,是陈建党带着迎亲队伍来了。 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女孩跑进来,关上门,笑嘻嘻的喊了一声,“夏玲姐。” 她是外公外婆找来的伴娘,算算关系是夏玲的表妹。 门外传来陈建党的声音。伴娘迅速的堵住门,向门外愉快的喊:“不给红包不开门。” 门外的人早有准备,顺着门缝塞了几个红包进来,女孩也不贪心,当即打开了门。陈建党和伴郎进来,唱歌求婚。 求婚完,陈建党一口亲在夏玲的脸上,夏玲当即羞红了脸。陈沫早有准备,迅速的按下快门、拍下这一幕。 新郎新娘在起哄声中走出去。院子里,外公外婆坐在椅子上,陈建党跪下,叫了一声“爸爸”,磕了个头,外公应了一声,递上一个红包。同理,外婆也是。 陈沫咔咔咔的按着快门,四处找角度,忙的不亦乐乎。 改完口就到了照全家福的时间,先是一家人照,然后是亲戚朋友一起照。 等一切进行完,已经差不多11点了,接下来是“发嫁”。婚车借的是夏勇家的面包车,昨天特意洗干净的,还简单装饰了下。 夏勇是司机,伴郎坐在副驾驶,第二排坐着新郎新娘,最后一排坐着伴娘、陈沫和陈辰。婚车向陈家村出发。 到了爷爷nǎinǎi家,婚礼开始。仪式由陈家村的村长主持,爷爷nǎinǎi坐在上座,周围有十几桌的宾客观礼。 仪式充满了年代感,还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喝jiāo杯酒,照全家福,开席。 这年头农村的酒席很实在,满满一大桌的鸡鸭鱼肉,宾客来吃酒席都是象征xing的送一点礼钱,宾主尽欢。 陈建党和夏玲挨桌敬酒,伴郎伴娘也跟着一起。新人会被灌酒,但伴郎很实在的帮新人挡了大部分。 晚上,陈沫点上外婆让她带来的蜡烛,这只蜡烛被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长明灯。nǎinǎi给陈建党和夏玲做了长寿面端过来、让夫妻俩吃。无论是长明灯还是长寿面,都象征着长长久久的美好祝愿。 到此,婚礼正式结束。 忙了一天,大家都累了,纷纷洗漱休息。陈沫跟着nǎinǎi睡,陈辰跟着爷爷睡,一家人,3个房间,各自入梦。 第二天,陈建党和夏玲把后续的事处理完,一家四口又在爷爷nǎinǎi家逗留了一夜。 第三天,夫妻俩带着孩子和礼物‘回门’了。 忙完了新年和婚礼,接下来就该忙着处理外公外婆的房产和土地了。既然已经决定在城里过完后半生,农村的这点不动产与其留着慢慢破败、长草,还不如卖的卖,送的送。 外公外婆的这栋老房子是他们结婚时修建的,不过三十几年的光yin,虽然看着老旧,但这种砖瓦房很坚固耐用,再住几十年不成问题。 村里有几户住着泥土房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