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乐意看到她的好母后面子被踩到泥里去。不过,若是太后不这么做,反而选择壮士断腕……那么,看着这对天下间最尊贵的母女反目,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静和公主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希望太后出面为嘉和公主解围,还是不希望她出面了。 没两日,风波又起。 从江南学子中传来的一则消息,再一次的震惊了京中众人。 不少人一直不明白,皇上和安和公主的报社办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关了。谁曾料想,竟是被太后强行关闭的,只因报纸上刊登了承恩公夫人娘家人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的消息。 承恩公夫人的娘家人在大街上走马时不慎撞了一个小孩,连医yào费都不给,竟就这么一走了之,临走前还放了狠话,有胆子只管去承恩公府闹。那个小孩本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家里根本没有余财给他看病,于是,小小年纪,就因失血过多而去了。那家的老人听闻大孙子没了,当场就晕了过去,没两日,也走了。丈夫和妻子变卖了家中的财产,这才让老人和孩子入土为安。 报纸上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言辞谴责了承恩公夫人娘家的不负责任,闹得别人家破人亡,并指责某些皇亲国戚嚣张跋扈,不把人命当命。 当百姓们得知报纸上刊登的内容时,感同身受,待听闻太后竟是因为这个才封了报社,立时变得义愤填膺。 先是自个儿亲闺女,自个儿亲哥哥,现在连嫂子的娘家人都要包庇,太后这是想只手遮天么? 百姓们或许与太后、嘉和公主这样的人物没有过多的接触,但对于鱼肉他们的“承恩公府的亲戚”,却是十分熟悉的。也因此,对于太后的这个做法,他们出奇的愤怒了。 是,太后他们惹不起,承恩公府他们也惹不起,但总不能,哪家随便跟承恩公府沾个亲带个故,就爬到他们头上耀武扬威吧! 他们看不清楚报社之事实质上是帝党与后党的一次权力之争,他们所看到的,只有太后任人唯亲,袒护“自己人”,不把百姓的xing命放在眼里。 面对那些与自己出身相仿、遭遇不幸的人,百姓们既有同情怜悯,也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情感在里面。外戚跋扈的情形若是不能够得到制止,说不准哪天,他们就会成了外戚手中无辜枉死的亡魂。 一时间,要求严惩承恩公夫人娘家人的声浪高了不少,百姓们对太后一党的厌恶也达到了最高点。 太后第一次察觉到,舆论bi死人,究竟是个什么样概念。她知道,她这次败了,彻底败了,却不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明明不久前,局面还尽在她的掌控之中。 太后不明白,论yin谋诡计,或是硬实力,十个邵淑华也比不过一个她。但若是论煽动舆论,太后的那点伎俩在邵淑华面前还远远不够看。只要让邵淑华抓住了蛛丝马迹,很快就会化为攻讦太后一党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