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几种肥料的配方免费公布出去。横竖这玩意儿不贵,就是普通百姓,花费些功夫也能够寻来。 肥料使用好了,增产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可以反季节种植的大棚蔬菜……她还得好好想想。这玩意儿,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弄成的。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觉得宝宝的脑洞越开越大了……虽然宝宝写得很哈皮,但看样子亲们不怎么喜欢这种情节额qaq 第 34 章 皇帝逛了一趟游乐园之后, 他本人和邵淑华都忙碌了起来。 在皇帝看来,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推广施肥的法子,以达到尽快提升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好在这一点倒不难,邵淑华让皇帝派了一些人来跟她手底下侍奉蔬果的人学习,待学完之后,即刻赶赴各地, 由当地官员协助推广。 这样做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待秋收之时,看着明显比往年长势好了不少的作物, 不少百姓都向着皇城的方向下跪,心中感谢着发现肥料使用方法的邵淑华以及皇帝。 恰好这一年, 有一处遭了旱灾。多亏邻近的省府作物产量富余, 及时运到那处救急,又有朝廷居中策应,将其余各地的余粮源源不断的运往受灾之处遭遇灾难之处,那遭遇旱灾之处,竟无一人被饿死。 消息传出后,天下人皆心中震动。 多少明君都没做到的事, 竟让当今做到了,他们仿佛可以预见大夏在当今的带领下呈现海晏河清之景。 与此同时, 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也随着这件事而名扬天下——邵淑华。 如果说,在此之前,许多百姓连皇帝都不知道姓甚名谁,对于邵淑华这个公主更是没有什么印象, 那么在这件事之后,邵淑华的名字注定要被众人所铭记。 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功臣,邵淑华在大夏的地位无形中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早已非寻常的皇家公主能比。 这场旱灾之后,不少劫后余生的百姓们为皇帝和邵淑华立了长生碑,日日在家供奉着,感谢这二人给他们带来了第二次生命。 借着这件事,皇帝在民间获得了极高的名望,一下子便压过了太后一系,成为了众望所归的统治者,不少读书人jiāo相称赞皇帝有明君之相,言道有君如此,大夏何愁不兴?这些舆论,无形中,又给太后一脉带来了不少压力。 如果说,原先后党与帝党之争,只是双方之间的权力争斗,那么这一次,是来自民间的第三方势力,头一次这样明确的站在皇帝一边。 民心虽不可见,但太后不会不明白大势的作用,再加上这些日子她眼瞅着威远将军一脉越来越有投靠皇帝的趋势,她焉能不急?可惜,如今再不是她一手遮天的时候了,哪怕她再想动手脚,也不得不考虑可能会造成的后果。 太后的心理活动,邵淑华自是不知道的,她也没有想到,她无意间冒出的一个想法,竟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