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过程中基本就可以通过一些反应和回答,确认其并不具备充足的杀人动机。 最后一名没有不在场证明的,身高过高,不符合法医部和法证科提供的关于凶手身高的科学论断,且同样不具备充足杀人动机。 隔日,法证科的犯罪现场勘察报告和证物化验单也被送到了家怡手中。 “死者死亡顺序跟法医部的结论一致。”家怡一边看报告单,一边共享给其他探员。 待法证科的报告读完,方镇岳靠坐着公桌,转头与家怡对视,眉头仍锁紧: “现在,凶手的身高、鞋码、手印尺寸、凶器,死者的死亡时间、顺序、死前行为轨迹等,还有根据法证科和法医部提供信息做的犯罪现场重现,都完成了,但寻找凶嫌方面,还是没有进展。” “看更老伯提供的凶嫌是凶案当晚出现过的‘戴鸭舌帽、说自己是装修设计师的可疑女人’,画师带着老伯画好的画像,给死者家男主人看过,也给上下楼等邻居、装修工人看过,大家全部没见过。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凶手,可她是谁呢?” 三福拿着画师根据看更老伯描述所绘制凶嫌画像,烦恼地道。 这幅画像家怡已经见过了,事实上画得并不太像。 不是画师的问题,实在是老伯的记忆和描述有误。 但也不能苛责老人家的记忆力,毕竟在凶案发生之前,谁也想不到偶然出现的人是凶手,看都没注意看,怎么会认真记忆对方的长相?不是所有人都有阿香那样的记忆力啊。 但即便画像不像,家怡也不能指点出来,只能烦恼地寻找突破之法。 现在一切证据线索都出来了,除了画像外,其他对于凶手的描述和判断基本都对,但他们找不到那个人。 案件侦缉工作忽然停滞,探员们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 “凶手是陌生人作案。”刘嘉明在办公室坐得屁股都麻了,干脆伏在办公桌上,一边跺脚一边道。 这是唯一可能性了。 “陌生人作案,大多发生在公园、商场、暗巷等公共场合,往往因为见色起意、抢劫、忽生冲突等突发状况。什么陌生人会专门跑去一个居民楼,坐电梯上到12层去杀害在家里准备吃晚饭的一家人呢?”家怡皱起眉。 现在他们缺乏最重要的作案动机。 在心流影像中,凶手没有开口,家怡只看得出受害者们不认识凶手,其他一切都是谜团。 一个陌生人,为什么专门跑到这里杀死这样三个人? 这三个人有什么特殊的? 她们曾做过什么,使凶手起了杀心? “曾经跟这家人发生过冲突的人,我们都问过了。连跟楼下肉档讲价不成而发生冲突的肉档老板,我们都问过了。这些人要么压根儿不知道这家人的住处,要么就是完全没有作案时间的。”徐少威抖了抖手中几份口供,这几天他们几个探员将伟丽金辉方圆几里地都走遍了,走访地极其全面,也没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