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杨幺儿的xing情更不懂这些,她自然也只乖乖听着刘嬷嬷讲述那些故事,并不理会外头的动静。 李家这对双生姐妹渐渐受了影响,倒也冷静了下来,只安心陪着杨幺儿,心道,那李四定然不知道她们的际遇造化,将来谁比谁强倒还说不准呢…… 这时有fu人来敲门,道:“天光正好,姑娘可要到栏杆边上喂鱼儿去……” 刘嬷嬷住了声,将那fu人的话又低声复述给杨幺儿听。 “去。”杨幺儿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刘嬷嬷见她面上鲜活之色越发多起来,心下也甚是欣喜,转头对那fu人道:“准备鱼食。” fu人点头,转身走了。 刘嬷嬷扶着杨幺儿起身,与春纱一左一右走在她身边,陪同她往栏杆边上走去…… 而此时,李妧的画舫之上,东陵李家的几个姊妹正谈及了文昌观。 “那些人打文昌观回来后,便口口声声说山中遇了仙子一般的人物,他们还拿来与四姐相比较……” “你打哪儿听来的?” “吕家老三说的,当不会有假,她说那日她也在。说那女子,虽然戴着帷帽,但的确气质出众,站在那里,竟叫人生出不敢亵渎之感,真如见了天上仙子一般。后头还有更诡奇的呢!那观中数百年的老树,上挂符文、祈福丝带,她一走过去,树叶沙沙作响,符文丝带绕她而走……场面甚是壮观美丽!当即便有人夸赞她,一袭留仙裙,当真是留仙了……” 说着,她们悄悄向李妧的方向瞧了一眼。 李妧面上冷淡,手指却是暗暗攥紧了帕子。 她在京中名声,经营多年方才有今日。 从哪里胡乱窜出来一人,便要踩着她上去? 谁不知晓她平日最好仙气十足的打扮,光站在那里,都总得神女下凡的称赞……她与寻常女子不同,又饱读诗书,身上气韵更为复杂动人。 听她们议论得这样夸张,李妧心下是极为不快的。 而此时,一只小船飘摇着近了。 船上几个纨绔公子,一手持钓鱼竿,一手持折扇,端的翩翩风姿。 但若是常在京中走动的,必然能认出,他们是这京里头素来混不吝的一群人物,而那其中最为亮眼的,便是一袭锦衣的萧光和。 李妧目光定于他的面庞之上,倒也顾不上再去理会那文昌观里的神秘女子了。 她缓缓起身,朝身边丫鬟伸出了手:“取鱼食来。” 鱼食一早便备好了,那丫鬟当即伸手,jiāo了一个玉石小钵给李妧,里头放的正是制好的鱼食。 李妧转头,目光落在桌案上。 那桌案上放着一顶帷帽。 只是她犹豫片刻,最终未选择那顶帷帽,而是就这样走了出去…… 她走到栏杆外,抬手轻撩过耳畔的发丝,湖上微风习习,吹动她的发丝,还有发髻间垂下的发带,连她的裙摆都跟随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