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考试。 朝廷将在九月的时候举行的秋闱,各府的女子报名就可以参加。不需要经过秀才试。这是孙二娘和顾大嫂联袂在朝堂上争取来的。二人的理由是女子从来没有过科举,不如等二年三试考出一些女秀才了,再举行秋闱吧。 憋屈得文官坚持了俩月后不得不让步,不然春闱还要推后几年。 这第一次的女子秋闱,采纳了柴夫人的提案。参加考试的女子不需要住在号舍里,可以早去晚归。同时也取消了女子的搜身,改为明堂应试。阅卷的时候不分男女,统一按成绩择录。 同时还有一个惊呆了众人的规定,赘婿可以参加考试、可以做官了。附加条件是赘婿只要通过了秀才试,以后就不能提出户还家,否则革除功名再不许科考。 秋闱的事情有了定论,迅速传去王朝的所有角落。女子的户籍本着在家随父出嫁随夫的原则,报名参加科举。 到了八月初,原前宋二十四路治所的报名人数汇拢到礼部的资料显示,参加考试的女子人数接近男子的十分之一。这结果让赞成和反对女科的人都送了一口气。 赞成的觉得女子的人数够多,没有只有三三两两的几十个打脸。反对的觉得参加考试的女子不多,尚在能接受的人数范畴。要是女子参加秋闱的人数和男子一样,可太打脸了。 朝堂进入一个平和期,大多数人的眼睛都专注在秋闱的结果上。有少数人却把眼睛盯到女帝的肚子上,揣测了帝室继承人的准确降生日子。因为怀孕的前三个月通常不会说出来,开年后bào出来的女帝有孕,究竟是怀了多久呢? 预产期到底是什么时候,除了女帝夫妻,只有安道远知道。 端午节的时候,女帝在金明池办了庆祝活动,君臣同乐官民同喜。进了八月,柴夫人来问扈三娘中秋节是否办赏月会。 扈三娘沉吟一会儿说:“有秋闱呢,今年就不办赏月了。孩子们和官员一起放假三日,让御膳房多做一点糕饼当节礼。” 柴夫人很知道分寸,她觑着扈三娘该是快到临产的日子了,但扈三娘不说,她也不问。得了扈三娘的关于中秋节的指示,就拟了章程按照女帝的意思去做了。 扈三娘让人把紫宸殿的后殿收拾出来做产房,然后就要搬去紫宸殿去住。林冲想拦住她,搬去紫宸殿自己进去要禀报的,不像熙宁殿可以自由出入呢。 “三娘子,在熙宁殿不好吗?我可以方便地照料你。” 扈三娘任由林冲扶着她走动,温和地向林冲解释。 “现在这两边差不了多少的。但是紫宸殿大一些,孩子出生以后要增加一些人手,且孩子小的时候还是要放在我身边的。” 林冲立即认识到一个问题,扈三娘可能以后都要住在紫宸殿了。 “三娘子,我跟你搬去紫宸殿住。我得在你身边守着。” 扈三娘笑笑,“好。你愿意就先搬过去。等我坐月子的时候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