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彼岸繁花[综红楼]> 分段阅读_第 1499 章

分段阅读_第 1499 章(1 / 2)

三娘的沉思。 “阿娘在想什么?” “在想要给你武叔父一个什么封号好。你爹爹是睿王,份例是亲王制。睿是明智、通达的意思。” “明智、通达是什么?” 扈三娘失笑,自己要怎么和还没有启蒙的三岁孩子讲解睿字的意思? “就是明白道理,想得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赞扬你爹爹很聪明很好的意思。” 太女满意地笑了。 “爹爹很好的。阿娘最好了。” 扈三娘与女儿说了一会儿话,想着武松也该是明白人,有心用昭字吧,那又是自己准备给扈琳的可能的妹妹的封号。一时被武松的封号困住了思维,甚至想用“寿”字了。 寿郡王住在庆寿殿,应该也可以的。 对,就这么办了。 扈三娘传唤小黄门进来,去传当值的翰林学士来写圣旨,传礼部尚书柴进过来准备去武都督府去传旨意。 一切都做好后,柴夫人带着宫女子,抱着一摞账册进来。 “陛下,这是昔日为睿王收拾熙宁殿的底册。那庆寿殿比照着这个减一些来吗?” “就减三分吧。别过了。过犹不及。” 柴夫人看扈三娘也没什么喜意,低声劝慰了一句,“陛下莫太在意了。我是想收个小郎还不成呢。” “朕把那浪子送你可好?”扈三娘莞尔,打趣柴夫人。 柴夫人见扈三娘肯说笑了,遂笑着说:“臣先与拙夫合离,立了女户再多收几个。” 扈三娘笑笑,解决了武松的事情,她开始心无旁骛处理政事。 北宋的社会环境宽容,商业基础底子好,民众识字的也多,算学原就在各个州府有博士教习。当全国xing的王田成功后,没有来自皇家的宗室要供给的压力,没有地方豪强巧取豪夺民田的可能,就立即没有了失去土地、无以为生,继而流离失所的流民,更没有流民“起义”,整个社会平稳、高效地向前发展。 所有的基础设施、人文底蕴、都比在红楼做太子、做皇帝的时候要好。 政事这一块在扈三娘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后,其它的教育、医疗删删改改,在前宋基本架构就很好的基础上,照搬旧日成功的模式,顺利推广开来。 而那些有了官称、没有实职的官员,在经过几年的强化培训和反复的考核下,扈三娘有李纲的协助,到底把满朝的文官中一些有能力做实事、也肯做实事的官员发掘出来,秦桧就是其中之一。 秦桧进入扈三娘眼的第一件事情是他昔年做太学学政期间的一份报告。其中的内容就是要对官员培训、考核合格再将能称职者派遣为官。不看内容,单看那一笔好字,就引人不由自主地赞一声。通篇的蝇头小楷厚重凝实,要说是字如其人的话,那端正的字体好像透露了写字的人,在落笔时候的从容、平稳的心境。 及至扈三娘细看上折子的人是秦桧,忍不住就想见见这位历史名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