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高皇帝成为乱臣贼子吗?” 荀彧苦笑,“彧治学就以忠于汉室为己任,却不料而今……” “尧舜禹禅让帝位为的是黎民百姓,高皇帝得了始皇的天下还是为了百姓黎民。不管光武帝如何努力,让这天下再度拿回到刘氏的名下,其实从顺帝纵容外戚梁家起算,不是外戚就是宦官把持朝纲,一甲子前刘氏的江山已经就不存在了。文若,子布,我说的可有错?” 荀彧也是通史之人,何况张纮所言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呢。 那顺帝因为梁商祖上助光武帝夺回天下,立了梁商的女儿为后,梁商、梁冀父子前后为大将军,诛锄异己把持朝纲。顺帝短寿三十而崩,而后两岁的冲帝即位不久就夭折;再后是八岁的质帝登基,次年被梁冀du杀;桓帝十五岁登基,梁冀权势更炽。 前后十五年甚至更久,朝纲都是在梁家手中。而诛杀了梁冀的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这五位宦官,他们在梁冀之后把持了朝纲。灵帝在其位不谋其政,更是荀彧亲眼所见。 荀彧伤心地拍案叹息道:“子纲说的对。是彧自入迷障看不清天下之势了。从顺帝驾崩以后,汉室就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吴侯披荆斩棘历经十年,终把东江变成无主乱世的乐土。去岁得了淮南徐州后,文若也看到伯符是怎么待这两地的百姓。那光武帝为了借郭家势力,不惜以后位笼络最后又以郭圣通有"吕霍之风"废后。实乃小人行径。试想若无刘扬支持,光武帝何来逐鹿中原之实力,可见其血中的‘狡兔死走狗烹’的卑劣已成家族本xing。” “子布说的对,汉光武帝立朝就跟脚不正,却要我们忠心于他那日日只知吃喝玩乐的后裔灵帝。若是灵帝奋发图强,我与子布也就应了征辟到洛阳与文若为同僚了。也是文若警醒才没有留在洛阳,躲过了董卓挟持之祸。” 张纮说罢对荀彧拱手,“我最敬佩文若的一点就是眼光独到能够果断弃官还乡,且还能率领族人及时离开颍川避祸。” 张昭也赞扬荀彧道:“文若那时的年龄也就是如伯符现在这般,果然是一代豪杰审时度势有独到之处。” 荀彧见张昭张纮这样推崇孙策,且句句所言皆是汉室所为,并没有恶意的诋毁和夸大的成分,心里的抵触就消去很多。张纮提起的弃官还乡和迁徙冀州避祸,提起来都是荀彧半辈子最引以自豪和骄傲的事情。二人所说之言,恰恰好地挠到了荀彧的yǎngyǎng处,让荀彧心喜之余还不忘开口自谦。 “吴侯那般开创天下的人物,岂是彧敢与其并列的一代英豪。彧能追随吴侯,也是冥冥中的定数。” 仨人言笑晏晏,互相捧着说话,同僚的应有亲近之意达成了,才互相间再次行礼辞别回府。 荀彧昨夜就没有休息好,盖因孙策准备用他做益州刺史的刺激太强烈了,最重要的还是孙策yu取代汉室的野心。这是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