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思龙,已经不是那个刚从学校毕业后热血沸腾的青年了。现在的他,也年轻,也有热血,但更多了一层理智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经历过了战场上的硝烟和生死之后,他对人生和社会又多了一份感受,他看问题的时候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对于政治运动,他始终牢记了孟老师对他说过的话,自己没有想明白的事,就少做或不做。茉莉的那种心思细腻、谨言慎行的特点在他身上也逐渐体现了出来。他在写信给战友、给同窗、给家人朋友时,都不会提起自己学校里的各种运动,也尽量不用文字去讨论政治。现在的思龙,学会了谨慎,尤其是在敏感的政治问题上的谨慎。
同时,为了不浪费时间,在学校停课的时候,他会去图书馆、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收集各种关于二战时期的军事资料,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一种紧迫感,那就是不能荒废了时日,尤其是当战友们正在前线浴血的时候,自己在后方更不能荒废了时日。如果学校教育不能正常进行,他就尽可能地自我教育。抓紧一切时间,来充实自己,并盼望着毕业后回到部队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五)
时间在我的担忧和期盼中慢慢流逝,时间已经到了1969年的夏天。现在,我正在位于南京的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校园内漫步。思龙来上学已经三年多了,估计现在是他快要毕业的时候,我来看看他,希望能知道他最新的动向。
我在这所大学的校园里穿梭,从宿舍一直找到食堂。心里感慨着这大学就是大啊,跟禅达的红旗小学那可是大不一样啊。时光流逝得真快,转眼间二十年的时光就流走了,我的眼前还时常会浮现出小小的宝儿背着书包去上红旗小学时的情景。
我来到了食堂,现在正是晚餐时间,来吃饭的学生很多,都穿着清一色的绿军装,一时还不太好分辨。我站在食堂的一个角落,耐心地在人潮中仔细寻找。忽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他刚打好饭,一手拿了一个碗,正向旁边的座位走去。可是一个身穿军装体态窈窕的冒失鬼,笨手笨脚地撞了他的手臂,只见一碗汤全都泼洒在思龙的身上……
“哎,你怎么回事?你挤什么挤啊!”思龙开口了,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压抑了的愤怒。
那个冒失鬼一回头,满脸的惶恐忽然转成了一腔的惊喜:“袁思龙,原来是你啊!”
(六)
那个笨手笨脚的冒失鬼,先是在四年前打翻了张参谋长的墨水瓶,将半瓶墨水洒在了袁思龙同学的履历上。那一年是1965年的夏天,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当时的她十五岁,而袁思龙二十一岁。
现在,时间到了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