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三份奏折:“你们都看看吧。”
楚昭恒接过奏折,看完后又递给其他人。
楚昭钰看后脸色大变,上前说道:“父皇,这不可能,我外祖家世代忠良,为何要勾结南诏?这必定是有人陷害。”
“四弟啊,你是说有人要陷害南安侯?”楚昭晖阴阳怪气的问,“谁要陷害?为何要陷害他啊?”
楚昭钰语塞,南安侯没实权没实力,还真没人看得上眼去陷害。
他看到奏折的直觉,觉得秦绍祖必定有嫌疑,南安侯要杀颜宁,秦绍祖会不会帮外甥女报仇?可是,这个理由他不能说。
元帝不语,只看着楚昭钰。当初朝廷会让南安侯待在南州,是想牵制镇南王府的,可惜,南安侯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到如今,也只剩下拿着侯府名头吓吓小老百姓了。
南安侯真的和南诏勾结?陈侍郎和楚谟的奏折里,都提到在侯府书房的暗格里,有历年侯府在边境走私的账本。侯府的钱能给谁?
帝王总是多疑的,元帝也不例外,“太子,你怎么看?”
“父皇,儿臣觉得此事还需细查。”
这话,等于废话。元帝有点不满,“那你看何人查访为好?”
“前几日二弟和三弟都说想要历练,陈侍郎也刚好在南州,儿臣觉得只要与南安侯无关之人,皆可担当此任。”
楚昭晖和楚昭业自然不想现在离开京城,楚昭钰也不愿自己的皇兄去查此事,正在南州的陈侍郎,顺理成章的成了举荐之人。
这种事情上,几位尚书大人也纷纷附议。
楚昭恒不再说话,他此举也算投桃报李。陈侍郎的奏折里,对颜家兄妹大闹侯府的事,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既然他对颜家示好,自己何不给他个机会?
陈侍郎远赴南州迎接南诏使臣团,这差事等于没了。辛苦去南边,让他就近查南安侯一案,就是让他不至于无功而返。
元帝又让大家议了几件政事后,才让大家退下。
楚昭业走出勤政阁后,对楚昭恒说:“太子殿下,臣弟听说最早发现南安侯府密探时,是颜烈和颜宁呢。”
“三弟消息真灵通,我还是刚才父皇处,才知道南安侯府的事。”楚昭恒并不接招。
楚昭业也不再多说,拱手一礼后,转身离开。
李贵做了府里的总管,此时正在外面等着自家的主子。看到三皇子过来,上前低声说道,“爷,刚才府里传来的消息,说汪福顺没消息了。”
“回去再说。”楚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