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有的。一开始是满臣自称,后来是只要在旗的,都自称奴才。不论满汉。不论满八旗汉八旗。由于满族入关前的历史习俗,他们认为奴才是自家的,臣是外人。所以“奴才”地位高于“臣”。
但由于汉家文化中奴才带有贬义,有些汉族官员不愿意自称奴才,并且不同时期上位者的政治态度也不相同。这个政策在不断演变。有些时期曾有规定,汉人不能称奴才,只能称臣。满人四品以下也必须称臣,不能称奴才。到了乾隆中后期,又下令,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
↑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我查到的是如此。我本来在文中还用了奴才和臣两种称呼。但后来觉得太繁琐,还是觉得用臣更顺手,又都改成了臣或者微臣。
第7章
转眼到了五月,天气逐渐炎热起来。
初三这日,是胤礽的生辰。宫中诸皇子年岁都还小,生辰并不大办,一般都是生母邀几个关系好的娘娘小主聚在一块贺一贺。关系不好的,也会维持表面和平,送一份小礼物。
胤礽不同。他没有生母帮忙操持,加之生日亦是赫舍里的忌日。因此,自打出生后就别说大办,小办都没有。后宫娘娘们倒是依旧会送东西,却并不露面。每年都是康熙过来陪他吃顿午膳,然后抱着他追忆赫舍里。
今年也一样。胤礽从康熙嘴里听了许多生母的故事。以前他很钦佩康熙这份深情。现在他有了些别的看法。情自然是有的。但最关键的是赫舍里死得早。二人少年夫妻,一路扶持,相依相伴。即便期间有过些许不愉快,在她死后,也都只剩了美好。这就是白月光。
父子俩各自沉湎之时,玉蝉前来求见,手中捧着个食盒。
她先跪拜行礼,后将食盒中的东西取出来,是一碗面。
“奴婢是来替娘娘送贺礼的。娘娘说,太子殿下生辰便是不办,长寿面总要吃一碗。太子殿下什么都不缺,娘娘也没别的好东西可送,想到自己厨艺还算不错,便亲自做了一碗长寿面给太子,恭祝太子长寿康泰,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康熙看了眼热腾腾的面条,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放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