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顺治的出现及时解决了他的顾虑。“无中生有”或许会让人生疑,但有顺治的书籍托底,在其基础上稍微做些改动,人们就容易接受得多了。至于顺治的书籍从哪里来,会引起多大的波涛,就与胤礽无关了。
哦,也与顺治无关了。人已死,这个问题注定会彻底成为一个迷。康熙查无可查,只能放弃,大约最终只会感叹一下,自家汗阿玛不愧是做过帝王的人,有些特殊的东西和手段似乎也说得过去。
胤礽一愣,想着,这或许也是顺治为何生前没将东西拿出来,而死后不再禁止陵光将其暴露人前的原因。生前他解释不了,死后他不在乎了。反正没人能追到黄泉去问。
见胤礽将资料图纸收起来,系统很是疑惑。
——宿主不赶紧招索额图进宫,让他去做吗?
“不急,且等几日。”
这一等便等到了裕亲王福全再次进宫。
御书房。
康熙笑看着胤礽说:“你皇伯父已经选好吉日,明天就要在王府举办宴会,正式认陵光为义子。今儿陵光就要家去,你是拦不住了。”
胤礽摊手:“光哥回家是好事,我可没打算拦。”
康熙哼哼两声:“也不知道是谁这两天总跟陵光黏在一起呢。也不晓得在捣鼓什么!”
“捣鼓什么现在还不能告诉汗阿玛!”胤礽眼珠子骨碌碌转悠,“不过,倒是有件事需请汗阿玛帮忙!”
“又要朕帮你干什么?”
胤礽及时将图纸拿出来:“汗阿玛,我同光哥在玛法的书里看到一物,书中言此物为粉状,能与砂石胶结在一起,制成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高,还能抵抗淡水和盐水的侵蚀。可以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和水利上。2”
水利?康熙身形一顿,看向胤礽。
胤礽接着道:“能修桥,能修路,还能修堤坝。据说比现有的材料都要好。儿臣想着桥与路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堤坝。儿臣曾听张大人不止一次提过黄淮水患。前朝末年,黄河决口,数万人身死,整个开封城都被淤泥淹没。
“我大清入关后,便着手整治河道,可水患依旧不止。汗阿玛登基初年,宿迁就遭过灾。从十六年起,汗阿玛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
“这位靳大人我不曾见过,听说很有本事。河道在他手里,确实有所缓解,但形势依旧严峻。这倒非是靳大人之过,而是有许多非他之人力所能及之处。
“治理河道不是简单的事。诸如河运并治,浚河筑堤,束水攻沙等等。其中学问多矣,非是儿臣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