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2 / 2)

有了杂交水稻,有了水泥,有了青贮饲料。近两年我们大约不会再弄出大事件来。最多搞点小东西。

“我能抽出一部分时间,光哥更是能留出大把空闲。我想,是不是可以在尚书房增设这类课程,由光哥亲自教导,我来助他。

“也不拘只针对皇子。宗室子弟汗阿玛也可挑一挑,选几个进来。再有尚书房几位先生的子侄,若有合适的,我觉得也行。

“他们若是学得好,未来都是我大清的中坚力量。光哥与我的力量终归渺小。多一个人学会,他就能教给十个人。多十个人学会,就可以教给一百个人。如此传下去,只需这些人中,有那么两三个天赋卓越的,再造出那么一两个东西来,大清便能受益无穷。”

康熙看向他:“你先前不还说你事情多,交待胤禛都得就你的时间来吗?还有功夫再管尚书房这些人的授课?”

胤礽扬眉:“我说自己忙,是加上这事的啊。”

“合着,你是算准了朕一定会答应?”

胤礽笑嘻嘻眨眼:“这是好事,汗阿玛为什么不答应?”

康熙轻哼了一声:“朕若是就不答应呢?”

胤礽又道:“其实,儿臣这么做,还有一个考量。汗阿玛,我们满人是马背上打天下的。当年谁不英勇善战?可如今呢?入关日久,大家养尊处优。现在的八旗子弟,还敢说这种话吗?

“一个家族想要长久,必须后继有人。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想要强盛,靠得也是年轻人。因为老人会老,会死。只有江山辈辈都有才人出,方可保我大清长盛不衰。

“挑选八旗子弟入尚书房,虽重点是想查看其中是否有对玛法书中知识有天赋的人才。但寻常的四书五经以及骑射功夫也必不可少。再有,汗阿玛您可借此放出讯号,向所有人表明您对八旗子弟学业功夫的重视。

“都说上行下效。皇家做出表率,您的态度明确,下面的人便是为了讨您欢心,也会狠抓家中子弟的学业功夫。如此一来,或许也可肃正一番京中八旗子弟间的靡靡之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