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2 / 2)

知了些许消息,也很难破译。并且,我们会经常更换母本。尤其对于紧要消息,还可以进行二层加密,甚至三层加密。”

康熙眼前一亮:“此举甚好!”

“汗阿玛,儿臣知道,大清有探子与细作,但在联络与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应对,无法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唐十九这四年多的成果充分证明了我们所用这套体系的可行性。儿臣想着,既然如此,不如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专门负责情报收集等事项。”

康熙一顿:“你是说锦衣卫?”

胤礽摇头:“职责上有重合之处,却不完全一样。并且锦衣卫是对内,对内虽然也需要一些手段,但太过严格或是监视过甚,反而会引起官员恐慌。我大清为满人入关,满汉民族矛盾至今仍是个问题。朝中满臣汉臣也存在诸多不和。

“近些年,我们好不容易通过牛痘杂交水稻等东西,让汉臣敬服,百姓信任。如今民心所向的局面来之不易。若朝廷贸然行此举,儿臣恐会引起动乱。

“所以儿臣想的是对外。比如准噶尔、和硕特、再比如是古兰、东瀛,更甚至若有机会,还可以安插入西洋诸国。”

康熙点头:“朕明白了。你这个提议很好。对于这个部门,你可有什么想法?”

“既是负责特殊情报职务的,儿臣觉得可以叫特别调查部。”

康熙挑眉:“就这?就一个名字?你不打算让唐十九来负责此事?”

胤礽愣住,转而蹙眉:“儿臣从未这么想过。汗阿玛做主便好。至于唐十九,儿臣打算向汗阿玛求个恩典,看在他此番功劳的份上,准他入詹事府为春坊赞善。”

詹事府?

康熙蹙眉,现今詹事府的官员全都是他任命的。詹事府名义上为太子服务,但上层官员多为兼任,下层大多是闲职,并没有实权,而且从根本来说,并不算是胤礽的人。

这还是胤礽头一回问他要职位,却不过一个春坊赞善,从六品,有什么用。唐十九是有大才的,若他困于詹事府,胤礽这颗好棋子几乎等于废了一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