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2 / 2)

>

这么浅显的道理,梦里那个“他”竟是不懂。不,“他”不是不懂,而是不去懂,不想懂。

后来胤礽大婚,梦中胤礽成亲的年岁似乎比现在要大一些。康熙看到了这场婚礼,成亲本为喜事,可康熙却感觉怕是要遭。太子大婚就代表着可以进入朝堂上手权柄了。他就是大婚后开始亲政。康熙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但对“他”而言,又是一层刺激。

果然,大婚之后,“他”就开始有意无意打压太子党。难得“他”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对胤礽最为偏爱的样子来。

康熙看得五内翻滚,激愤难耐,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父子越走越远,直到最后,“他”终于废了太子。可“他”没有想到,胤礽是废了,其他儿子却一个个跳出来,全盯着这个位子,甚至朝臣百官们也一齐上奏请立新储君。

“他”怎么会容忍别人再来分“他”的权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又将胤礽立了起来。

人人都以为“他”对太子感情太深,到底舍不得这个儿子。谁能想到,“他”此举只是政治考量。此时,再立起来的胤礽不过是一个靶子。一个亮闪闪的靶子。

靶子的结局可想而知。胤礽最后事败被圈禁在咸安宫。

咸安宫……

康熙一点点将思绪收回来。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松开紧握的双拳,无声叹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是什么?莫过于四个字:帝王疑心。

梦中“他”对皇权的在意重于儿子。而胤礽也没有此世界的胤礽做得好。不如此世界胤礽会撒娇,不如此世界的胤礽会示弱,不如此世界的胤礽会“避嫌”。

康熙张了张嘴,突然喉头哽咽。这一刻,他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胤礽在他们这段父子关系中的筹谋与付出,为此胤礽舍弃良多,退让良多。这才没让他们走到另一个时空的结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