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1 / 2)

男孩的双眼发亮,他看向依然躺着,似乎随时准备睡去的男人。

“真的吗?它并不重要?”

汉尼拔闭上眼,仿佛再度睡去般低语:“是的,超越未来或不超越,改变未来或不改变,这些全部都并不重要。只要你依然是自己,哪怕是必然经历的未来,也无法动摇你前行的方向。”

男孩放心的躺下,闭上眼,这回似乎睡着了。

同意闭着眼的汉尼拔却睡不着了,他想,从这对话来看哈勒是一个很可能有预知能力的变种人,而且除此之外可能拥有极qiáng的杀伤力,才会被人称作是‘恶魔’。

所以很可能是未来的这个孩子在某个时间段遭遇了未来的自己,因此才会对自己如此信任?由于能看到未来,他才会出现在自己身边?

汉尼拔对男孩看到的未来有点感兴趣,但现在并不是追问的合适机会,他才刚劝说男孩不用在意未来,自己如果对此表现出兴趣会跟自己之前的话自相矛盾。况且,预知这种问题涉及一个有趣的驳论——那就是预知究竟是能被改变,还是不能被改变?

如果能被改变,还叫预知吗?因为此时已经不会发生。这种能力多半只能算推测可能性,就跟计算机来推算象棋路径一样吧?这不能算预知,顶多算推导。

如果预知不能被改变,那就代表预知本身被人所知之后,周围人的一系列行为也在预知的范围之内。

就像刚才男孩所讲述的故事之中,因为被预测会杀人成为恶魔,因此众叛亲离,最终成为恶魔的主人公。就是因为未来被预知到,其他人因此而行动,才导致未来的实现。如果是这种类型的预知能力,汉尼的判断,还是不要知道预知内容为好。

如果知道,未来其实以某种形式来说等同于被这条预知所‘固定’,所谓的说出口的话不能反悔,类似这样的感觉。

其实,如果是擅长魔法领域的奇异博士,恐怕会解释汉尼拔所说的现象,也是‘诅咒’跟‘祝福’规则的最初基本逻辑。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的汉尼拔,仅凭只言片语跟自己的智慧,已经猜测出了另一种世界规律运行时的某些规则。

于是游戏的第二天早上,主持人汤姆告知大家,昨夜有两个人被‘杀’了,这两个人就是汉尼拔他们队伍里的尤里,跟另一个队伍的一个银发小男孩。

银发孩子:“什么?怎么会?谁,是谁杀的我!”

汤姆举手打断他:“孩子,这只是个游戏,既然来参加了,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抱歉,你不能继续呆在野营的队伍了。不过也不可能让你独自一个离开,之后你就跟我们拍摄组一起行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