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自己就有书铺,王孚叫了管家,开始做这方面的准备。
小倩因为是内眷表亲,无论大梁朝风气如何开放,也不可能出来跟秦川吃饭喝酒,只是在屏风后偷偷瞧着。
在表哥王孚的衬托下,本就俊朗的秦川,更多了不少清雅之气。
小倩对婢女阿碧道:“我早知道的,能写出那样文字的人,肯定不一般。”她还打听到秦川是县试、府试、院试的案首,陵州府十年一见的小三元,心中愈发钦佩秦川的才学。
还隔着屏风让王孚把她精心和的诗文拿给秦川。
秦川细心收下,放进袖子里。
他知道里面是官宦家的千金,王孚的表妹,倒是不知闺名,亦不方便询问。只从王孚的描述来看,对方很喜欢上错花轿嫁对郎。
算是为秦川增添了信心。
本子未印出,已经收获一颗忠实的小粉丝了!
酒足饭饱之后,秦川告辞。
王孚正要相送。
小倩心里一急,隔着屏风脆生生道:“秦公子,你莫忘了取个笔名。”
她到底心细,知晓秦川是走科举道路的,若是以本名写小说,往后可能无端生出许多非议来。
上错花轿嫁对郎到底只是话本小说,登不得大雅之堂。
日后秦川凭才学做了一代文宗,用本名写话本,说不定便会给人攻讦的借口。
她是官宦之家出身,耳濡目染,明白这样的事不可不防。
秦川微微一笑,朝屏风拱手,“多谢表小姐提醒,笔名便在这次书稿的封面上。”
小倩放下心,心想:秦公子倒是个周细的人。
她问:“笔名叫什么呢?”
小倩可以自己去看的,但想和这位她极为喜欢的作者多说些话。两人终究有男女之防,往后几年她如果嫁人,可能这便是两人最后一次说话了。
时人重视别离,往往如此。
秦川久历世故,如何听不出小姑娘心中的不舍。他缓缓道:“陵州笑谈生。”
“这笔名似有深意,有何典故?”
秦川笑了笑,“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抵如此之意。表小姐,在下告辞了。”
小倩:“嗯,秦公子慢走。”
她还是没有出屏风相送。因为她知道自己腿长,身量又高,不符合时人审美,生怕在秦川面前,丢了印象。
秦川走后,小倩反复咀嚼“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离别之意,大为减退。
秦川的豁达洒脱,给小倩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不逊其书,不逊其文。
到了门口,王孚笑道:“留仙,看来小倩很喜欢你。要不找个机会,我给你说和一下。你要知道,隔壁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