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2 / 2)

了前九世,不仅不再受轮回转世的那些因果束缚,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个体。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一种自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局面。那便是金蝉子的前九世灵魂,成了一个个体。而第十世的灵魂,又单独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新个体。

所以,既可以说这个独立的新个体是金蝉子的转世,也可以说不是。

观音想到对方在跟佛祖做约定时所说得那一番话,又想到了孙悟空于那两道门前所做出的选择,以及在踏进门之前用一滴心头血所分出来的分体。

这一对师徒,当真是让人觉得意外,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师父要带大徒弟离开,去往异界。

而大徒弟也什么都没问,就这么无所顾虑的跟了去。哪怕心中还有诸多疑惑,哪怕对于这一切始末还有很多不解。

但仅仅只是那个人的一句话,一句邀请,他就可以将那些未解的疑惑通通抛在脑后。

在孙悟空眼里,那些一切,都比不上那个人重要。

在那个人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晓得无足轻重。

诚如他所说,他不信佛,他只信他。

这一刻,大慈大悲、却又情感淡然如水的观世音,终于明白了,或许这就是孙悟空为何会在那人的眼中那般与众不同,为何会想要将他带去另一个世界。

他值得……

观音回想起那人说得那三个字,想着那人脸上那真心实意的笑容,观音的心里竟然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有些酸涩的怅然感。

甚至有那么一刹那间,他发现自己的心口仿佛缺了一块,空落落的。

楚孑……

观音缓缓念出了这个名字,声音轻而低缓。

像是从云端里缓缓漫洒而来,然后投射到心底深处,在一片平湖里被封存。

片刻之后,他收敛住神色,再次抬眸时,观音的眼底又是一片无澜沉静的水。

…………

与此同时,另一边。

灵山宝殿上———

在诸佛的目光注视下,从殿外依次走进来四个人。

走在最前方的是身披袈裟、头戴五佛冠的唐玄奘。是的,唐玄奘,金蝉子前九世的灵魂归位后,所融合起来的个体,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唐三藏了。

在唐玄奘的身后,则是孙悟空用心头血分出的分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