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1 / 2)

菲利贝托·奥利和贝利·富盖两个都愣了一下。

是的,这个时期的法国,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已经发展得似模似样了,当然,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也日渐完善。尤其是律师和证券经纪人两个职业,更是让贵族们清楚,如果委托书不规范,吃亏的是他们自己,而律师和证券经纪人也明白,贵族们不是傻子,这种手段如果被发现了,最后死的还是他们自己。

所以,相关的法律应运而生。贵族们需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而律师和证券经纪人也需要更多的东西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当然,委托书这种东西,从来是跟教会、跟信仰无关的。因为欧洲人会在契约中找空子,但是他们不会背弃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的坚持甚至细致到了天主教徒不会选择新教徒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新教徒也不会愿意为天主教徒服务,同时,作为教徒,他们在为自己所属的教会服务的时候,都是诚心诚意、不打一丝折扣的。

因此,赵长卿问他们要委托书的时候,他们甚至生出了一丝委屈:难道您这是不信任我(们)吗?

看到两个银行家的表情,老不死的赵长卿立刻就猜到了对方的想法,他淡淡地道:“无论如何,我终究还是异国的王族,虽然说本来是很单纯的生意,也有可能因为时局的变化最后变成两国jiāo锋的大事。为了你们的安全,我建议,还是立份委托书为好。”

听赵长卿这么说,菲利贝托·奥利和贝利·富盖这才露出了笑容,连连道谢,然后跟着典簿和书记官去侧殿讨论去了。

赵长卿这边的中文版委托书已经全部弄好了,也跟相关人员细细地讲解过,如果这样还能够让人钻了空子,这几个典簿和书记官最好还是换人做。

至于菲利贝托·奥利和贝利·富盖两个,则已经晕头转向了。他们觉得为这些远东人提供服务的时候,最好还是带上两位拥有正式执照的律师,不,也许拥有正式执照的职业律师都不一定能够回答出对方的问题。

不过,虽然被问得晕头转向,可他们还是拿到了委托书,一式两份,每份都是中法双语的,还有一份放在了远东人的手里。只要把这些委托书拿去公证一下,正式生效之后,他们就可以从赵长卿手里拿到巨额的小麦和面粉。

想想如今粮食的价钱,再想想现在和新年时期的巴黎的粮食差价,就知道他们手里的这份文件有多值钱。

之前为了尽快完成委托,他们签出了不少期票,到今天已经快满三个月了。如果没有这份文件,也难说那些债主们会不会觉得他们的信用岌岌可危,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将面临的,就是恐怖的挤兑事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