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1 / 2)

同样的颜色、同样的花纹,哪怕只是色泽上的一点点的差异,他都能够分辨出,这是欧美研制出来的仿制品,还是来自远东的日本或者是台湾地区,抑或是,来自于那片古老的土地。

也许真的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历史。

因为赵长卿的出现,让历史的车轮驶向了另一个方向。是的,如今英美各国时不时地冒出经济危机,而苏联看上去异常qiáng大,使得很多不了解事实,被苏联的表象迷惑的人,他们的内心都充满了悲观,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

不过,如果要赵长卿来说,也许社会主义的确比资本主义更先进一点,但是,治理国家不是理念越先进越好,而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也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和欧洲各国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对那个古老的国家又是拉拢又是制约的策略。这跟另一个时空是相同的。

比方说,各国从一开始就承认北京政府才是中国的合法政权,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位也应该属于北京政府,这是西方各国公认的。其实那个时候,只要北京表现出独立性,只要北京派出人来,就能够拿到这个位置。但是中国跟在苏联后面,认苏联做老大哥的行为,让英美极其惊慌,而苏联背后也是有私心,因此,这些位置都被台湾政权继续把持。

对于政治层面上,赵长卿是轻易不会开口的,但是,什么投资,什么技术转让,他都不曾吝啬。最明显的就是无土栽培技术,这项曾经被免费赠送给德国人民的技术,也因为德国的分裂而进入了东德,进入了苏联。

这让苏联如获至宝。要知道,苏联位处北方,比任何国家更加需要这个农作物工厂,因为苏联太冷了,不适合很多作物的生长,这种温室的农业工厂,让苏联人受益匪浅,自然,这个技术也被中国人看中,并且学了去,却也因为苏联人的私心,几样核心技术,并没有传给中国人。

凡事有利有弊,因为农业工坊的存在,使得那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在偿还苏联贷款方面更加困难了。因为需要的粮食的数量更多,质量要求也更高了。加上核心技术不在手里……

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十年浩劫,全国形势空前严峻。

不过,即便是这样,即便那片古老的土地的确处于封锁状态,但也不是完全封锁。就以出口的商品来说,那个国家对自己国家的产品进行了严格的分级,对自己国家的工艺和传承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当然,这样做的结果,那就是,那个国家出来的好东西在西方世界总是供不应求。

最明显的就是,真正顶级的丝绸,那种富有艺术品气息的丝绸,都是出自最古老的工艺。而这种工艺品级的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