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这样可不行啊。裴绍卿难得劝谏道,你得身体力行啊。
武则天蹙眉不语,太平公主却是不解的问道:大郎,门当户对不好吗?
门当户对对于个人是好事,对国家就有害。裴绍卿说道,你想啊,如果高门大户只跟高门大户通婚,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姻亲群体。
平民子弟就很难通过娶亲或者嫁女进入更高的阶层。
而世家高门即便家道中落,也能通过姻亲保住地位。
这样社会就固化了,就没有了流动性。
社会丧失了流行性,百姓就会躺平。
世家子弟游手好闲,也能锦衣玉食。
平民子弟累死累活,还是养不活一家老小。
这就形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痼疾,长此以往,各种社会资源就会越来越聚集到一小撮的既得利益者头上。
那么广大的底层百姓就会活不下去。
到最后逼急了,底层百姓就会揭竿而起,然后就是王朝更迭。
危言悚听。武则天哂然道,门弟之见,还能导致王朝更迭?
裴绍卿道:单单一个门弟之见,当然不会导致王朝更迭,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的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显现出威力。
臣建议天后就拿公主的亲事来做出表率。
通过这门亲事正确引导民间的嫁娶之风。
打破世家高门只在内部通婚的陈规陋习!
武则天道:如果只是为了打破这陈规陋习,孤下道懿旨,禁止世家高门之间通婚,岂不是更加简单?
不见得。裴绍卿说道,太宗年间就尝试过这样的做法。
结果又如何呢?结果世家高门仍然不愿与平民百姓通婚,朝中勋贵高官也仍以娶五姓女为荣,所以一刀切的做法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懒政行不通!
武则天道:那么,拿太平的婚礼来做出表率,就能有效果?
裴绍卿道:单靠公主的婚礼做表率肯定不够,还得有实质性的举措。
说此一顿,裴绍卿又说道:我就举个例子啊,假如,我是说假如啊,假如今后咱们大唐的宰相都必须得是进士出身。
非进士不得进政事堂为宰相。
然后再加大寒门子弟中科举的机会。
如此几十年后,世家高门会不会高看有才的寒门子弟一眼?
武则天陷入沉思,沉声说:说起科考,再过不到半个月就是礼部试,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