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吧。”裴绍卿道,“接着再去英国公府。”
“喏!”崔丙应一声,干劲十足的出门去了。
……
思政殿。
政事堂朝议正在进行。
前文说过,朝会就是走个过场。
真正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是政事堂朝议。
政事堂的朝议一般由侍中主持,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中书令,以及挂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准宰相都有资格参加朝议。
皇帝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
对口的事务主官有时也要出席。
比如工部尚书崔知悌,就需要出席营建薛延陀使馆的事务讨论。
“禀天后。”崔知悌叉手行礼道,“薛延陀四万余账于此时内附,于北境及西域诸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尤其是此时东突厥、西突厥皆叛就更具有示范效应,所以臣以为理应对薛延陀最高的礼遇。”
“所以呢?”
武则天道:“该给予何等礼遇?”
崔知悌道:“按最高的规格来营建薛延陀使馆。”
说此一顿,又道:“不仅使馆建筑面积要加大,建筑规格要加高,而且选址的位置也应该更靠近皇城,臣以为平康坊的西北隅再合适不过。”
“平康坊?西北隅?”武则天皱眉道,“那里可都是进奏院。”
崔知悌道:“正因为都是进奏院才好办,若是民宅就不好办。”
“崔卿这是什么话?”武则天听了便有些不喜,“民宅是资产,各州府的进奏院难道就不是资产了吗?”
这段时间,武则天一直在想着怎么筹钱。
既便裴绍卿信誓旦旦的保证说能筹到钱,她也仍有自己的打算。
各个州府设在长安各个里坊中的进奏院就是武则天盯上的肥肉,她打算以行政命令勒令各个州府将进奏院迁到偏僻的里坊,再然后将这些进奏院作价卖出,保守估计,这三百多个进奏院也至少可以卖出三百多万贯。
然后拿出一半给太平办册封礼。
剩下一半用来给太平筹办婚礼。
但是现在,崔知梯居然也想碰这块肥肉。
这武则天怎么可能答应?当场就要反驳。
但就在这时,薛元超忽然说道:“天后,臣以为崔尚书所言在理,以最高规格营建薛延陀使馆很有必要,平康坊西北隅再合适不过。”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