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邸报司(2 / 3)

>

说话间,来到思政殿。

太监放下肩舆,武则天从一侧仪门进思政殿。

裴绍卿则在仪门外面等着,因为他不是宰相,必须得到了商谈具体事情时,他才能够奉诏进思政殿,不然就不能进去。

不一会,便有赞者朗声道:“宣守捉司丞裴绍卿觐见。”

裴绍卿便赶紧一正衣冠进了仪门,然后向武则天见礼。

见完礼,又向着在场的宰相们团团一揖:“见过诸位阁老。”

刘仁轨嗯了一声,颤巍巍的说道:“裴司丞,你能不能详细说说这个邸报?”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昨天晚上,他虽然亲自登让跟刘仁轨说清楚了邸报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好处,但刘仁轨必须装出还不知情的样子。

这是处理政务的常规操作,断不可直来直去。

“回刘阁老的话。”裴绍卿恭声道,“我与元掌院所说的邸报,与各州府发送给京中各部寺院的邸报不太一样……”

一通言简意赅的简绍,在场的宰相都听懂了。

甚至就连崔知温、李义琰也觉得这是件好事。

因为有了这邸报,朝廷的大政方针的传达就比现在快捷多了,而且效果也要比简单的张贴公文要好。

因为公文贴在城门口,老百姓几乎懒得过问。

除非是海捕公文,或许会有好事者围观起哄。

至于一般性的公务性的公文,根本无人问津。

但如果把这些大政方针放到邸报上,传播面无疑就会广得多,因为这些大针方针是跟着其他内容一起发送的,你买了邸报回家,读完感兴趣的内容之后,没事多半也会顺便读一读朝廷的方针,这就无形中实现了传播朝政的意图。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刘仁轨道,“如此老夫完全赞同办报。”

崔知温和李义琰便跟着起身附和道:“臣等附议,此乃是善政。”

首辅、次辅和三辅都已经统一意见,剩下几位宰相就更没意见。

“好,那么办报的事就这么确定了。”武则天道,“下面再说说,这个邸报司应该属于哪个部寺院?”

“老臣以为邸报司应当归于门下省。”

武则天话音刚落,崔知温便抢着说:“因为门下省的职责为宰查诏令、签署奏章,邸报司的报纸虽不是诏令,但也一样需审查,所以为了便于沟通及管理,不如索性将邸报司归在门下省下。”

裴绍卿闻言心说,政治敏感性挺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