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2 / 3)

省劲多了么!夫人好巧思,怎么之前也没人想到呢!”

赵维桢顿觉不好意思:“这也不是我想的,是我前阵子带两位公子去郊外玩,偶尔听到农夫们讨论。”

掌柜可不管这么多,他把帛书当宝贝一样收起来。

“夫人放心。”他允诺道:“七日之内,肯定给你把东西做好!”

他揣着帛书小心翼翼离开。

待到掌柜去忙自己的事,今日难得出来放风的小嬴政,才轻轻拽了拽赵维桢的衣角。

“嗯?”

赵维桢低头:“政公子可有问题?”

相处这么久,如今小嬴政不用开口,赵维桢都能猜出他想干什么。

嬴政默默点头。

“为何是农具?”他问。

如今的嬴政已经快五岁了,口齿比过往更为清晰,但依旧是能少说就少说。

赵维桢知道他是在问:为何要设计农具给秦国。

“为了更好的耕地啊。”赵维桢回答:“改进农具,农户耕地时就会省时省力。这样就有机会开垦更多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现在的粮食就够吃了。”

嬴政有些茫然:“战事频繁,不应增加战力么?之前的马具就很好。”

马具图纸的事情,赵维桢可没告诉过小嬴政。

她飞快地瞥了一眼随行的蒙毅,应该是他说的。

“谁说改进农具不能提升战力的?”赵维桢笑着反问。

嬴政眨了眨眼:“夫人教我。”

赵维桢蹲下()身,与嬴政平视。

“耕战、耕战,二者并列,足以证明农耕与战事同样重要。《商君书》言: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赵维桢一开口就刹不住车:“很简单的道理,粮食越多,能养活的人就越多,打起仗来,国家的兵力也就越多。”

而且,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纪,也不敢说没有粮食危机。

粮食产量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个巨大的问题。

“粮食多了,国家的赋税就会增加;人吃饱了,就可以去染布,去盖房子,去发展畜牧业。所以啊,生产力是很重要的。”赵维桢振振有词。

“生产力?”嬴政问。

“呃……”

不小心又说了一个现代词汇。

嬴政不等赵维桢解释,自行开动脑筋:“是指生产的能力?”

赵维桢不禁汗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