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2 / 2)

怎么奉哄的人家?怎的这样仗义大方呢?”

刘姥姥停下用柴草破席将包袱藏底下的手,忙问缘故。

王狗儿喜道:“您老替全家打一回秋风,谁知竟有能耐替我寻了个长长久久的差使。我有了正经的差使,咱们日后也不用求亲靠友的了,便是日后再往人家庄上去,亦只是走亲戚拜访的,咱们也不空着手,家下有什么就拿什么,只要东西干净,咱们心诚,我打量他家并不会挑理嫌弃。”

急的刘姥姥了不得,连声问:“什么长长久久的差使,你倒说呢!”

狗儿就笑:“庄上的管家见我在本地的人口熟,又能拿事,便说请我仍做先前捣鼓的行当,不用自家去销卖了,只把东西收来规弄好,他派车来拉,到他们城里的铺子去卖。”

刘姥姥疑惑:“这不还和从前的事务一样吗?从前你收来的那些菜干不也大都卖给他庄上了么。”

“当然不一样,以后不用我瞎弄了,得听他的话做,比如春日的荠菜婆婆丁,夏里的荷叶莲蓬,入秋晒菜干晒果脯晒花晒草……不管是从别处收上来还是我鼓动乡邻做,只要把品质好的货物交上去,他便按定契结钱,每月还另给我一份月例。要忙的事情多着呢,你老品品,是不是有那些大户人家买办的那味儿?”虽货物上赚的肯定不如以前多,除去成本至多余些小钱儿,但那份月钱才是叫王狗儿兴奋的事。这可是长长久久的差使,干好了未必不会派给他更要紧的活,况且只这行当里跑熟了,日后自己也能混出门路,连板儿长大了也能领他做这一行的买卖。

回到家中,阖家看那一大一小的包袱,都倒抽一口凉气,尤其狗儿,捧着薄薄几册子启蒙的书,嘴唇都抖了。

杜家没给银两。大包袱里是几大块细布、一食盒吃食,以及一匣子笔墨纸砚及蒙书。那小包袱里却是好锦缎的尺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