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1 / 2)

这就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冬狩就是挑选武将的最佳时机,武举虽然会举办,但也不是每一届的武举都能挑到将帅之才,大多都是庸才。

不像科举,每届的前三甲都是才学兼备,朝廷从来不缺文臣。

一旦太子登基,必然要开恩科取仕,所以文臣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九王爷那段时间一直很安分,当时还是八王爷的新帝只当他已经认命了,毕竟是血脉兄弟,他怎么也没想到九王爷会如此丧心病狂。

如今新帝虽然保住了性命,还登基为帝,但这并不妨碍他排斥李阁老。

没了李阁老,不是还有周阁老,张阁老吗。

阁老都是选出来的,没了李阁老还能再挑呢,又不是非你不可。

皇上摆明了要李阁老把位置让出来,李阁老心中能好受?

其实李阁老倒还好,他荣耀了大半辈子,本也就到了乞骸骨的年岁,只是提前那么一两年罢了,但是李阁老的儿子和孙子就没那么愉快了。

原本有个阁老的爹或者爷爷做靠山,现在没了,李家又有些脑子不好使的,自然就把场子找回来。

九王爷全家都被幽禁在宗人府,李家的手当然还伸不到宗人府里头去,那么目标就只剩下了耿静娴和周蕙兰。

起先他们是想对付周蕙兰,先毁了周蕙兰,再收拾耿静娴。

结果没想到王俊横插一脚,将周蕙兰救了,还把这俩凑成一对,李家怕是气得心肝都在疼。

这事儿之后,周家严加防范,以待嫁的名义让周蕙兰待在家里不出门,李家没法下手,便转而针对耿静娴。

同时,李家也恨上了王俊,一不做二不休,gān脆连带王俊一起gān掉。

但是王俊武力值高啊,他们这群文臣弱ji,哪里是王俊的对手,来武的不行,那就来暗的吧。

于是,耿静娴就被当了枪使,当街喊王俊救命。

结果没想到皇上很gān脆,直接把耿静娴的郡主封号都废了,然后丢去了佛寺。

佛寺就更好下手了,又没有专人特意保护耿静娴。

然后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想通了事情经过,王俊也对李家玩儿的这手拍案叫绝。

九王爷算计周蕙兰以及李家二姑娘顶锅这事儿,他还真不清楚,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去了金陵守孝,回来这事儿都已经定性了,跟他完全没关系,他自然也没关注。

要不是周蕙兰聪明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