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在明远与宫六的双重“教育”下,宫黎终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乖乖地从怀中掏出早间从假道人那里骗来的两枚大银锭,放在茶摊的桌面上,表示愿意退还。
明远顿时与宫六面面相觑:这“赃款”,总不能再还给骗子去吧。
第79章 百万贯
宫六见儿子渐渐有了“收心”的趋势, 诚恳地对宫黎说:“小乙,阿爹刚从官府那里得了一桩大买卖, 阿爹可以养活你了, 也供得起养活你玩那些‘玻璃’了。”
“小乙,回到阿爹的作坊来吧!”
宫六恳求自己的儿子。
“阿爹,你不明白……”
宫黎这回收回了日常的惫懒和嬉皮笑脸,相当严肃地回答。
他看了一眼悠闲地捧着一杯甘甜的香饮子慢慢啜饮的明远, 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黎哥是与宫六丈争论过, 玻璃和水晶谁更好对吧?”
明远低头望着手中杯子里的饮子, 闲闲地冒出一句。
宫六与儿子同时一怔,对视一眼, 一起低下了头。
明远便知他猜得没错。
眼前这两个巧手匠人, 都是心高气傲的脾气。一个认为继承祖业, 好好打磨水晶才是正道;另一个觉得水晶作坊太过依赖天然矿物,哪及玻璃千变万化, 花样繁多。
于是父子两个就较上了劲儿。
宫六一气之下, 不再供养儿子的各种“试验”;而宫黎竟然沦落到需要靠着坑骗蒙拐才能挣来制玻璃的材料钱。
但是宫六与宫黎父子两个对视一眼,突然同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唉——”
“水晶也好,玻璃也好,注定比不过玉器与瓷器的。”
明远闻言愕然,但细想想,确实如此啊——玻璃作为一件用途广泛的材料,在很长一段的历史里始终没能发展起来。
这大概是因为历朝历代都只将玻璃作为装饰品,或者是观赏性较强的盛器,从未涉及其它用途,更不用提工业化生产。
因此,一直到近代,玻璃的生产在华夏都没能形成规模,至多是留下几件供达官显贵们闲时赏玩的透明玩器而已。
聊到此刻,这一对父子算是真正把心里话都说明白,心意相通了。
宫六无比痛心地对儿子说:“小乙,你的这般心思,何不早些说与阿爹知道?”
“阿爹从来没有想过要贬低你想做的事,只是怕你将来吃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