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辈子,如今竟落得这样凄苦的下场。
薛姨妈也没再多说什么,劝慰了王夫人几句,留些药材下来,也便走了。至于带来的那些金银之类的贵重之物,她没送,原数带了回去。
宝钗路上一直依靠在薛姨妈的怀里,沉默不语。
薛姨妈搂着女儿也没说话,心里却像铁一样沉重。想起当初他们母女还去大房试探邢氏的意思,意图搅乱宝玉和黛玉之间的姻缘。如今想,人家压根就没把她们瞧在眼里,也没想叫黛玉和宝玉好,故才那么干脆利落的表明态度。薛姨妈当时还觉得挺高兴,如今回味起来,不单单觉得没滋没味儿了,还有种误吞了苍蝇一般的恶心的感觉。
荣府的二房是完了,王夫人不争气,贾政又是那个古板样子,宝玉那孩子性子好归好,可是个欠管教的。女儿若是真嫁过去,还不得被大房那个邢氏压得死死的?
薛姨妈再次叹气,目光渐渐坚定起来。她决定重新思考自己的女儿与荣府宝二爷这门亲事了。
月末,天寒地冻,眼看就到了除夕。各家各户忙于采办,而在青山书院就读的宝玉和贾兰也快放假归来。
荣府预备过年的一切都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临近年关,林如海也给贾赦来信了,报了一家子的平安之后,顺便告知贾赦他们父女来年开春就来京就职。至于到底做什么官,皇帝那边还没定下来,但因贾赦、吏部尚书与老王爷的合力举荐,林如海此次来京任职的事儿必然是定的准准的了。
腊月二十八这天,天色刚蒙蒙亮。荣国府外突然平地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紧接着敲锣的吹唢呐的,引来不少人围观,熙熙攘攘。
领头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子,身穿朱红色锦袍,意气奋发,骑着高头大马。男子身后头跟着四辆马车,以及若干提货的丫鬟小厮。一行人伴着鞭炮声、奏乐声,招摇过市地来到荣国府的正门前。
队伍一停,媒婆就从轿子里出来,带着一身制粉香,笑嘻嘻的来到荣府门口叫门。“快去通知你家大太太,天大的喜事儿来了,孙大爷来你们府上提亲了!”
邢氏明白贾母的意思了,看来贾母有放弃贾琏的意思。她看眼贾赦,见贾赦对自己点头,邢氏方笑道:“我给迎春瞧了几个世家子,倒觉得那仇翰林的儿子是个不错的,斯文老实,平日又好学上进的。迎春这孩子本就不是个爱拔尖的,稳重。与他相配,性子倒是十分合适。这仇翰林的家世虽算不上钟鼎望族,可也好歹是个斯文之家,祖上靠着科举出仕,一代代下来,没做上大官,可也不不算小了,堪堪称得上书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