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婆子口中得知尤二姐的改变,自然高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或许很快就有好运来临了。
吏部年后依旧繁忙,继续考课事务。
晏良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历练和学习,已经基本对吏部所有的事情熟悉了。年前到年后的一个月,都是针对京内的官员进行考课。他从二月初开始,就开始对京外的官员进行考课,同时陆续有一些京外的官员进京到吏部述职。但也有一部分因为路远或者其他原因,是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述职。因吏部侍郎杨斐栝认为晏良做事细致,对官员考课,尽职尽责,便让晏良负责的书信述职这部分官员的考课。
晏良依次认真查阅归类,将其分为上中下等。其中有一位叫林如海的官员,业绩斐然,晏良还特意标注其优秀之处。
杨斐栝见到之后,不禁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来。
“贾晏良,你还真不避讳,对你们贾家的亲戚这般不吝言辞的夸奖,我还从没见你用这些词夸赞第二个人。”
晏良一副冷静的表情看杨斐栝,倒叫他先心虚了。
“你……什么意思?”杨斐栝问。
晏良复而念了林如海的名字,皱眉想了想,“我倒是给忘了。”
他当初捋荣府亲戚名单的时候,好像是有个姑爷叫林如海。但看过一次后,也不曾见过人,加之他是荣府的女婿,便没留下太多印象。
如果光听晏良说这些话,杨斐栝是不相信的。但杨斐栝全程观察了他的表情,从惊讶到然而然的感慨,并不作假。
杨斐栝反而觉得晏良更加好笑,什么样的人能把自家这么重要的亲戚给忘了。
“我看是他那两年修道修糊涂了。”乌敏笑哈哈进门,转而看晏良,“这会儿知道了,还不快请罪、避嫌?请侍郎大人重新找人评判吧。”
“举贤不避亲,我的评判不会改。”晏良坦然道。
乌敏似乎早预料他会这样回答,勾着唇一脸看热闹的笑。
“好一个举贤不避亲。”门外忽然传来男人的哈哈笑声,紧接着就有另一个人在附和,俩人聊的似乎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