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州知府孙谦和兰台寺大夫林海皆政绩斐然,难分伯仲。不过非要比的话,臣觉得孙谦的能力更强一些,毕竟当年郁州府大喊轰动全国,都是由他一人办理,且处置得当,可见其能成大事,有逸群才华。”吏部侍郎杨斐栝第一个发表了意见。
齐绅高听他举荐孙谦,冷冷地眨了下眼睛,在心里呵呵笑了几声。
接着工部侍郎乌敏就站出来,建议林如海。此之后,纷纷有官员表示支持选林如海。理由也充分,世禄书香,探花出身,为人耿直,且还有如此斐然的政绩,当工部侍郎一职十分合适。
皇帝觉得各有道理,很难下抉择,遂决定这件事稍后处理。
下朝后,皇帝单独留下了齐绅高,问他谁更合适一些。齐绅高却回答圆滑,说哪一个都很好。皇帝怨齐绅高不能给他意见,但心里却很高兴,至少他宠幸的大臣没有拉帮结派之嫌。皇帝想了想,,正准备开口说“孙”,齐绅高忽然又开口了。
“皇上何不试一试贾敬呢,臣可是听说他选人的眼力很准。”
这话忽然勾起皇帝对晏良“看相”能耐的好奇。
“这厮现在在朕的后宫名头很响亮,前两日他帮老太后选人,被老太后夸得天上地下。连朕自己都怀疑,给他一个区区吏部郎中的官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到底是不是材,多用一用才知道。”齐绅高建议道。
皇帝当即吩咐齐绅高负责此事,让他准备五名候选官员,让晏良去挑。皇帝知道晏良在选侍卫挑宫女方面挺有能耐,倒要看看,他在大事上是否也能有作为。
齐绅高得偿所愿,告退后立刻去找晏良的麻烦。
“我可是好心在皇上面前,帮你揽下了一个挑人的活儿。不过我告诉你,皇上心里可有数,这五人之中你要是选错了人,保你吃不了兜着走。”
晏良一点没受吓,反而只提了一个要求。要这五人,都务必到京城,到他面前来。
这事很简单,齐绅高当即就叫人着手办理此时。
两天后,齐绅高叫人进京的消息,还在传达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