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想上岸瞧瞧有何不可?我这便去回先生,先生还能不允?”春纤听着姑娘的苦闷,心也跟着揪起来,她要想办法要姑娘开心才成。不就是上岸溜一圈么,有何难的。
“快别说了,姑娘岂能和你一般,说去就去?姑娘是大家闺秀,如此敲锣打鼓的上岸玩耍,船上爷们嬷嬷们看着,日后会是何等说辞。”雪雁厉声训斥春纤,这孩子比她小两岁,脑子也过简单,没思虑到姑娘的名声。
“教训的对,春纤你脑子长哪里去?”王嬷嬷附和训斥道。
春纤被雪雁和王嬷嬷这么一说,才明白她莽撞了,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顿时噤了声。
“嬷嬷,姑娘不过是上岸透透气,你倒是想想办法。”姑娘难得有个念想,雪雁真心想帮她实现。
“这——我一个老太太能有什么办法。”王嬷嬷惆怅道。
林黛玉笑着看三人合计,她万没有想到她随口而出的一句牢骚话,成了三人争议的焦点。特别是雪雁的改变,让她颇为惊讶。以雪雁该有的性子,该是劝说一番不了了之,明知道违背规矩却主动提议想法子让她上岸。雪雁的改变省了她很多麻烦,身边能多一名亲信是再好不过的。
“我倒有个法子,但需要你们三个配合我,而且我上岸的事儿你们三人万是不能和别人说的。”
林黛玉心痒痒,能出去溜一圈的机会有限,恐怕也只有这一次,进了贾府之后更是彻底地宅了。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就是被发现,她一个七岁女孩贪玩不会是什么大事,再好事儿的人也掀不出什么大风浪。思虑一圈后,
这才敢提议三人配合她,让她出去瞧上一遭儿。
“姑娘尽管安排,我们听您的。”雪雁回道。
林黛玉招来三人耳语一番。天色渐晚时,王嬷嬷拿着一些银两招来下人房里的妇人们,说是在船上行走多日,船难得停靠一夜,姑娘出钱让嬷嬷们额外做些酒菜招待划船的爷们们;余下的她和妇人们支上一桌,吃着酒菜谈些家长里短。妇人们皆知林大小姐内敛沉静,整日呆在船庐中不照面没什么担忧,何况长日的行船旅途十分倦乏,遂都很乐意跟着王嬷嬷一起吃酒。
春纤则守在船庐内,以备有人来访时挡回去。黛玉套上春纤的衣裳,和提着灯笼的雪雁一起登上小船。雪雁早和划船的船夫说好,她同另一个丫鬟想趁小姐休息时到岸上瞧瞧。因天色暗,黛玉与春纤身材相差不多且又穿着丫鬟装,船夫自是没有怀疑。不一会儿的功夫船靠岸,雪雁拿钱打赏了船夫,约好一个时辰后来接。
黛玉拉着雪雁在渡口好一顿转悠,河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灯火通明,不时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