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罢了罢了,改天听你说。我乏了,你们散了吧。玉丫头刚入宫,诸多地方不熟悉,璧儿你带她好好逛逛。”
太后知水璧的脾气,他如果不想说不想做的事儿谁也拗不过,倒不如等他自愿出口的时候。如今,最重要的是要她这个冷性子的孙儿多和黛玉接触接触。这孩子打小便不容易动情,要说王孙子弟无情倒没什么,但这小子无情的彻底,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比他大的皇子公主孩子气还在喜欢争东西的时候,他则更小,但手里头什么宝贝都肯让,小到玩具大到珠宝翡翠名家字画,阿猫阿狗到小厮丫鬟,说不要便不要了。
恭亲王妃开始觉得儿子对下人、小物件这般什么,倒显着大度。直到水璧七岁那年,王爷奉旨去边关平乱,太后便把他接进宫养了一年,按理说孩子从下和父母亲近,分别时总会哭舍不得,但水璧没有。王爷王妃觉得水璧不懂事以为他们只是暂时离开,过几天准会想她们。谁料整整一年水璧半字儿未提父母,也不说想念,王爷王妃归来再去看他的时候,水
璧仍冷淡淡的没什么表示。这下恭亲王妃着急了,借故逗水璧说不要他了,认别人做她的儿子;谁知水璧低头沉思了半天,只回答一个字儿‘好’。恭亲王妃气得病了半个月,再好时便开始张罗为她的儿子改性情,夫妻俩找得道高僧点化、找亲戚朋友热情温暖他,却久久不见成效。
随着水璧长大,渐渐明白事理。又在多方的教导下,人变得恭顺温柔了。但恭亲王和王妃知道,这只不过是水璧见众人费心强求于他装出来了,它的骨子里根本没变过。水璧的冷情无伤大雅,倒可以忍着搁置不去纠结,但让恭亲王妃最为担心的是怕水璧不肯娶妻。即便是强迫他娶了,他不肯为王府留后都是大问题。所以婚姻大事必须要由水璧主动点头才能办成。
从水璧十一岁的时候,王妃便开始教导水璧娶妻的好处,又在他身边安排一大摞美女,岂料这些美女一个个的皆被水璧找了由头逐出王府。对于王妃强迫他的举动,水璧以不和王妃说话作抗议。半年后,王妃没有斗过水璧,屈服了。因为她是母亲,她疼爱儿子,她的儿子除了冷漠外几乎完美到不能完美,她受不了宝贝疙瘩不理她。
当然王妃只是表面上屈服,对于水璧的娶妻的事儿由明转为暗地操作,皇上、皇后、皇太后全部加入阵营。各路官员的适龄嫡女轮番上阵,竟没有一位得水璧青眼的。后来恭亲王妃将网撒到了京城外面,终于有一天,水璧看着林黛玉的画像点头了。至于黛玉的画像是如何得来,全归功于聪明的恭亲王妃,她请了三名京城有名的女画师,并且制造话题炒热女画师的名声,令全国各地的女子对其趋之若鹜。画师主动为官家女儿画像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儿,就这样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