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佾见秦国这个年少的国君向自己问话,连忙起身回礼,答道:“回秦王,宝剑虽好,但吾箭术不佳,还是不在众人不献丑了。”
一旁的秦国公卿嘲讽道:“秦赵两人皆有尚武之风,没想到你这个赵国太子居然能承认自己箭术不佳,真是丢了你们赵人的脸面。”
他身边的人附和道:“赵人本来就都是软骨头,哪里的什么脸面?你也太瞧得起他们了。”
“哈哈哈哈哈——说的是,说的是,来来来,喝酒——喝酒——”
众人于是又宴饮起来。
赵佾站在原地,听到在场众人对赵国的嘲讽,脸上却丝毫不见窘迫,仿佛自己根本就不是赵国太子。
阿政看向赵佾:“朕最近听说了一个有趣的消息,不知道太子佾知不知道这件事?”
赵佾平视着坐在原处王位上的少年秦王,手指狠狠掐住自己的掌心:“佾不知,不知王上所为何事?”
阿政看向一旁的吕不韦:“相邦替朕说说最近赵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吧。”
吕不韦慢慢捋顺自己的胡子,用一副非常遗憾的语气对赵佾道:“不久前,秦国收到消息,赵孝成王,哦,也就是赵太子你的父亲,在不久前薨逝了,如今赵国即位的新王是你的弟弟赵偃。”
赵佾捏紧了拳头,他身为赵国太子,在秦国当质子,但父亲去世之后,即位的却不是他这个太子,而是他那个一无是处的弟弟。
老天何其不公,秦国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能坐上王位,而他,名正言顺的赵国太子,却只能苟活在异国他乡!
老天何其不公!
赵佾站在原地,而一旁饮酒作乐的秦国公卿们却哈哈大笑,对他极近奚落:“这赵国太子没有当上赵王,那这个太子名头还有什么意义?赵太子,你说呢?”
赵偃一言不发,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阿政看着他这幅样子,倒是渐渐懂得了他派刺客刺杀自己的动机。
一是因为嫉妒,二,若是他这个赵国太子能够成功杀了秦王,他或许还有翻盘当上赵王的可能。
只是,这次,他再也没有机会了。
秋狝结束之后,阿政和吕不韦等一众公卿开始商议起对赵偃的处置,赵姬也明晃晃地坐在一旁。
阿政向众人询问:“爱卿们觉得,秦国应该把赵偃放回赵国吗?”
吕不韦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虽然如今新赵王已经即位,但这位赵太子极为聪慧,他一旦回到赵国,势必会给秦国造成麻烦,还是应该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