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要关头,他老人家竟然上赶着找了个和贾家有姻亲关系的,还是个京外的官家姑娘。虽说这林家也算是清清白白的世家,和她们顾家也算相配,只是这林家的背景太过单薄了些,又是在扬州做官,山高地远的,将来对远之的仕途好像没有任何助益。
牛氏始终弄不明白她家老爷子在想什么,这门亲事她是有些不愿意的,奈何胳膊扭不过大腿,只得从了老爷子的意思来见见人。
幸好这林家姑娘还算招人喜欢,人长得清丽漂亮,不妖,行止端庄得当,温温柔柔,清清静静的,确实是他儿子远之喜欢的类型。(极品唐医)
其实,在牛氏眼里,儿子的喜好才是最大的,只要将来能让她抱上嫡长孙子,让她做什么都成。怕就怕他儿子性子冷,不肯碰女人,媳妇娶回去白白受远之的冷落。牛氏合计着:如果远之真喜欢这林家姑娘,就算是个七品外放小官之女,她也愿意娶进来做儿媳妇的。
长子远之性情寡淡,特别讨厌女人,到现在这大岁数了,别说安排通房,就是安排个小丫头伺候他都不成。
想道这事儿,牛氏就头疼,蹙眉镇静了会儿。
宝钗正站在牛氏面前,发现她神色不好,亲自奉上一杯甘菊茶给牛氏。
牛氏笑着言谢。
宝钗脸一红,低下了头,看着茶碗里泡开的小菊花,突然笑道:“这花儿到让我想起前几日画菊,偶然作得一首诗。”
牛氏轻笑了一下,看眼宝钗,道:“说来听听。”
宝钗羞涩道:“我做得不好,还是不要污了夫人的耳。”
宝钗欲拒还迎,牛氏自然要顺下去,叫宝钗尽管说来听听。
宝钗羞涩道:“那我便献丑了。我那日做的诗是: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注2)
“好诗!”牛氏笑赞,心里却觉得这首诗略有些哀伤了,暗料这位薛姑娘怕不是什么福禄之人。
在场的众人也跟着附和赞叹,大人们倒是一笑而过了,三春姊妹的笑容里有几分尴尬,看着宝钗的眼色也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