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越想越气,越想越伤心,勿自地抹起眼泪来。才哭一会儿,便坚强的擦干泪水,又笑了,她绝不是认命的人。隔日,探春便提笔书信一封,命人悄悄地送往顾府大奶奶黛玉手上。
黛玉读了信,叹口气,压在梳妆盒下边,便带着人去老太太和牛氏那边请安。
黛玉前脚刚走,顾凌便回来;他手拿一只精巧的美玉攒珍珠吉祥如意双凤钗,放到梳妆盒上面,正看见和下面露出一角白纸,抽出瞧,原来是一封信。顾凌瞧见信头‘林姐姐’的字样,便知是黛玉的东西,将信原封不动的放回原处。
黛玉和牛氏去华氏那里请安后,婆媳二人便相携走了出来。到了牛氏的住处,邹姨娘早等在那里,见着黛玉的时候眼里头显然比之前热情几分。黛玉正觉得奇怪,听邹姨娘提起顾净的婚事,方恍然大悟。
牛氏算是做尽了主母的责任,给顾净寻了几家妥帖的书香门第的庶女,官品稍微低了些,却是门风正派,没可挑剔的地方。偏偏邹姨娘不满意,想给儿子找个更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在家太热闹了,完全没有安静的环境,各种卡文,表示鱼回去之后一定把落下的会补上滴,么么哒。
其实算一算,能在家呆的几天都是有数的。
我爱妈妈,爸爸,姐姐,(__) 嘻嘻……。。
☆、第63章
邹姨娘跑到顾廉面前说道这事儿,免不得给牛氏上眼药。虽然顾廉从没说道过什么,牛氏却不想揽下这个瓷器活儿了,既然邹姨娘嫌她挑的不好,那便让邹姨娘自己挑。邹姨娘挑来选去,耽误了一年的时候,没一个称心如意的,她看上的人家看不上她,上赶着的她又不喜欢。
如今总算找到一个合适的,邹姨娘没敢直接提亲,怕又被拒了,便来找牛氏商量,顺便也可向黛玉讨点消息。
邹姨娘此次给顾净说亲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荣府三姑娘贾探春。
黛玉听她此言,眼里的笑意淡去,默不作声。
牛氏脸上的笑意明显变味儿了,看了一眼黛玉,和邹姨娘道:“你既然喜欢,择日便去瞧瞧。”
邹姨娘不好意思起来,嘿嘿的笑:“又麻烦太太,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可到底是净儿的终身大事,就是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尚有太太做榜样呢,瞧瞧大奶奶这通身的气派,谁见了都说都太太您火眼金睛。”
牛氏听邹姨娘话里的意思是想娶个和黛玉差不多的媳妇?她倒真敢比,黛玉那可是正经的嫡孙媳妇,出身名门的闺秀,庶子能娶到这样的媳妇么。
牛氏素来待顾净不薄,什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