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个能给她带来好运的侄女,怎么能叫她心里不爱呢。
大房这边的动静,当天就传遍了荣国府。尤其是琮哥儿因为读书读的好,得了大老爷不少赏赐这事儿,是最被众人关注的。
贾琏听了这事以后,除了为自己兄弟长进而高兴之外。少不了心里还有一些酸涩。毕竟他可从来没因为什么事而被老爷夸赞过,更别说给什么赏赐了。
贾政听了之后一边有些鄙夷兄长未免太过小题大做。毕竟一个才开蒙一年多的孩童能看出什么长进不长进,他能多识得几个字就算不错了。哪里像宝玉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被他姐姐教授了几千字在腹。
只是一想到自从大闺女进宫后宝玉便少了人教导,再加上老太太和自家夫人宠爱,弄得他只爱在内宅厮混。几年的功夫,正经的书都没读过几回。
每每他要管教一二,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偏又碍于孝道,他不能对老太太十分违逆。因此只能时常叹息。
贾政这里只是叹息,王夫人听了这事以后,心里就难免有些不高兴。毕竟一个奴才秧子生下来的庶子,还有那么一个只知道吃酒享乐又贪花好色的爹,再出息能出息到哪里去呢。这回也定是大老爷一味的胡闹,才把事情传的这么沸沸扬扬。还有邢氏那个大嫂也不知道规劝一二,只知道一味的对大老爷顺从奉承。便是娘家开始得用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上不得台面,真是叫人瞧不上眼。
这事自然也传进了贾母的耳朵里,不过她对那些庶孙都不怎么上心。而且她同样也觉得这事定是老大闹腾出来的,一个几岁的孩子能看出有什么出息。哪里像宝玉那样衔玉而生,将来定然是有大造化的。所以并没有把这件事儿往心里去,依然跟宝玉和几个姑娘说说笑笑。
这些人不把贾琮会读书当回事,但是赵姨娘和李纨两个都少不得跟贾环和贾兰耳提面命一番。
赵姨娘用手指头戳着贾环的额头说道:“你看看琮哥儿,他同样也是庶子。而且他之前在那边可是是爹不疼娘不爱的,整日被她那奶妈子弄得黑眉乌眼的,日子过的还不如你。现在人家就因为书念的好,这不就得了那边大老爷大太太的青眼。你这里好歹还有我这个姨娘给你操持,怎么你反倒不如他了。”
“他那也是那边大太太精心教导,才有了如今的长进。”贾环颇有些不服气的说道,“我这边呢,才识得几个字就得跟着太太抄佛经。哪还有功夫读什么书呢。”
听他连太太都抱怨上了,赵姨娘一把捂住贾环的嘴。探头往屋外看了看,见着没人才回来压低了声音喝骂道:“真是要死了,太太也是咱们能说的。这要是叫人家听见,你看咱们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