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想着自己有生之年只要安于富贵, 再好好享受几年。剩下那些事儿等她老人家百年之后,自然有两个儿子解决。
至于到时候是不是哪边担的责任多些少些的,她老人家可就顾及不到那么多了。
如今忽然弄出了还银的事故,这要是一下子把朝廷的亏空都给还了, 那她老人家还怎么维持这样舒心的生活。
而且要是为了还银家里头日子紧巴了, 那不是她这个老太太也得跟着一块儿受委屈。
所以贾母有心要反对这事儿,只是看着小儿子那一脸的期许。
再想想小儿子自从老国公过世,他恩封了个从五品员外郎的缺。直到如今十来年的时间可从来都没挪过窝儿,这在朝中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如今这个能叫他升官的机会, 要是真的就那么放弃了也确实可惜。
因此贾母低头沉吟半晌,才再次开口问道:“你们再和我说说,你们舅父家到底是怎么还的银子。”
贾政赶紧说道:“是史家舅父先给三位表弟分了家产,然后大表弟把那笔亏空独自承担了下来。
说是他先拿了十万两还到户部,然后又跟户部签的新的文书,答应以后每年再还两万银子。”
贾母点头表示听明白了,然后又问道:“那咱们家怎么还银?你们兄弟可有了章程。”
这会儿贾政不说话了,只是一脸戚戚然的看着自家兄长。
看着老母和兄弟只瞧着自己不言语,贾赦能怎么办呢?他也只能开口说道:“按说我作为兄长,又是府里袭爵的人,自然应该多担一些。
只是现在咱们府里这些家业全都在二弟两口子手里,所以咱们怎么还银子,。还得看二弟怎么安排。”
话说的都是事实,贾母和贾政便是心里有些不乐意,也不能说出什么反驳的话。
只是家母还是有些没好气的说道:“你怎么不看看你大表弟主动帮着兄弟承担了那么些债务,就知道把你身上自己推了个干净。”
贾赦有些委屈的再次开口道:“老太太,要不然咱们家也跟史家一样把产业分了。然后我也多拿几分家产,用来还上朝廷的亏空。
当然跟着咱们府里爵位绑在一起的那些东西得先扣除出去,毕竟咱们都知道那些虽然是由我这个袭爵人继承,但是凭谁都不敢动用的。也只能跟爵位一起供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