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1 / 2)

“我是不赞同,”安格斯直接把话挑明了说,“可您也说了,那是葛瑞丝的选择,我记得您没有一次迫使过葛瑞丝改变过她的选择吧。”

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了,而且他还用到了‘迫使’这个词,成功的导致了罗德里克·格林先生脸上重新戴好的面具出现了裂缝,然后这一言不合之下,罗德里克就指着书房门,让安格斯爱哪儿去哪儿去。

看得出来,当父亲的在打嘴炮上,从来没有赢过大儿子和小女儿,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个悲伤的故事。更坑爹的,罗德里克·格林先生还不得不把《泰坦尼克号》给看了一遍。

以及,他怎么都想不到葛瑞丝这么做的初衷,或许以后会有机会知道的也说不定。

——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了。

第121章

临近十二月颁奖季,斯特林就变得忙碌起来。

wa将公关重心放在葛瑞丝一个人撑起来的电影《成长教育》上,原因斯特林也已经分析过了,葛瑞丝在《朱莉与朱莉娅》里,从角色讨喜程度和本身底蕴上,和梅里尔·斯特里普相比,都不存在天然的优势。《成长教育》更能够体现葛瑞丝对角色以及电影的掌控力,但这也不能说《成长教育》就完全具备太大的优势。

《成长教育》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因为这是一部英国电影,这并不是说英国电影就不容易在颁奖季占有一席之地,事实上数年来,英国电影和英国电影人早已经在颁奖季占有一席之地,而是《成长教育》的背景是六十年代的英国,讲述的还是英国的教育机制,这就限制了《成长教育》的受众,导致它的票房可以说是惨淡,相比于葛瑞丝以前演过的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都是如此。换句话说,《成长教育》叫好不叫座,知名度上就有所欠缺,纵观历届奥斯卡,学院评委可并不是单纯的只重视艺术性,它还是更喜欢艺术性和商业性达到微妙平衡的电影。

其次,《成长教育》的制作公司并非好莱坞六大影业——现如今真的说是六大影业了,米高梅在不久前就传出了破产的消息,虽说没有得到确认,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米高梅是真的衰败了——没办法得到制作公司帮忙造势和公关,《朱莉与朱莉娅》虽说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制作,可背后靠的却是索尼。

不管怎么说,统筹过利弊后,wa还是把重心放在了《成长教育》上,再之后斯特林就得把他客户的那份也给操心上。说实话,斯特林都没把这件事说给葛瑞丝听,他不需要一个不求上进,该有野心的时候没有野心的客户来给他泼冷水。

双倍操心之余呢,斯特林还挂心着一件事,和《大侦探福尔摩斯》续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