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2 / 3)

王夫人身边的人早就准备好浓茶给他醒酒,还有丫头自觉地端水拧帕子给他擦脸擦手。

这便是到了亲娘这里的好处,贾瑜非常舒心,靠坐在椅子上:

“用过了的,四王爷很好客。”

“那便好,我就担心你没有用饭便饮酒,你酒量浅,再空肚子吃,一吃便醉了。”

“我省得的,多谢娘关心。”贾瑜懒洋洋应道。

王夫人瞧他如此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心里却无比满足。

用过饭漱了口,母子开始说话。

贾瑜趁着酒劲开口:

“娘,儿子一直有一事不明,还想请教娘。”

“嫡亲母子,有什么话直说便是,哪用得着这么多顾虑。”

想了下,贾瑜纠结道:

“儿子不明白,咱们府上是大伯承爵,那不是应该由大伯住荣禧堂么,何故我们家……”

王夫人明白了他的未尽之意,笑道:

“我儿到底长大了,都能看出这问题来了。”

贾瑜:……

“此事你无需管,只放心便是,不会因此影响了你和你姐姐的名声就是。”

听她这样说贾瑜更糊涂了:

“为何这样说呢?这岂不是不尊长幼,不序尊卑,为何娘却说无碍呢?”

王夫人默了一瞬,方才开口:

“这事与太上皇有关。当初……”

原来当初太上皇虽立有太子却并不宠爱,疼的却是甄太妃之子义顺亲王。

当年太子所居宫殿较偏,却是义顺亲王居住在皇帝寝宫不远的宫殿,仿佛正经太子一般。

当时有不少御史劝诫上皇此举不妥,却被上皇严惩了。

受太上皇影响,仰仗上皇的老牌贵族们自然都得跟从,上行下效,都抬高了次子身份贬低长子。

如今太上皇仍健在,便没人敢说此举是僭越,抱着上皇大腿的贾家也不敢说改便改,惹上皇不悦,即使上皇未必记得贾家的事。

贾瑜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个故事在,一时间有些无语。

半晌方道:

“便是上皇不计较,那皇上和将来的皇上难免记在心上,总之是弊大于利的。”

那些御史都瞧着呢,只等机会一定会参本的,别自家被当典型给抓了去。

王夫人想了下道:

“你这话也有道理,这样等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