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后惜春便在钱小桥的眼皮子底下教导。这丫头性子倔,心冷得很,一时半会儿的估计养不熟。钱小桥所幸放开了慢慢地样,叫人都对她热情点,三尺寒冰也总有解冻的一天。
转眼天气转凉,落叶纷纷,已是深秋时节。
闽浙总督夏铭传携妻入进,他此来有两个目的,一是述职,二是把他的小儿子的亲事定了。夏铭传夫妇其实早有给夏长清定亲的打算,奈何这个小儿子个性太强,特别挑剔,若是弄个不和心思的在他身边,这小子保不准能干出什么有违天理的事儿。孩子有驴脾气得治,治得方法就是叫他尽快成家生子,真正的成为大人有担当。可这小儿媳的人选可愁苦了夏铭传夫妇,按照儿子的要求是真难找。夏长清给她母亲就一个标准,聪明。
“什么叫聪明,这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词儿,把不准的。混小子一准不想娶妻,拿这个糊弄我们。”宋氏蹙眉头,心里埋怨丈夫把小儿子惯坏了。当年就因为生他不容易,又是中年得子,什么都顺着他,才给他养成这么个性儿,敢反驳父母的提议,若换做别人家早家法伺候他屁股了。
“行了,你急什么,慢慢找。”夏铭传笑眯眯的捋着胡子,携妻子入府。一路上夫妻二人粗略的参观了夏家京都宅子的布置,和浙江老家的风格差不多,叫人瞧着十分舒坦。
“算他晓得念旧。”宋氏有几分激动,眼里含着泪花,她可有六七年没见儿子了,当真想得慌。
扶起二人还没走多久,便见院门口立着一名身穿绀纹青缎的偏偏少年,眉目清秀,含笑看着他们。
“我的儿啊!”宋氏上去就把孩子搂在怀里哭,这么多年不见这孩子真是长高长大了不少,完全不是她心中停留的那个调皮儿子的印象。
夏铭传也眼含着泪,笑着看她们母子团聚,等妻子抱够了,他才上前拦住儿子,拍拍他的后背,道声:“难为你这些年一个人在京。”
夏长清笑着引父母进屋,亲自下跪奉茶。起身以后,坐在父母身边问:“怎么早到了?”
“你父亲着急呗,连夜赶了几天路,我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的,不过能早见你一天,值得!”宋氏笑着捧着儿子的脸,这模样气质真有他父亲当年风范。
夏长清笑着看他父亲:“这回您老进京带了母亲来,怕是琢磨着要给我定亲么?”
“聪明。”夏铭传道。
夏长清收起笑,犟道:“我的要求别忘了,不然不收。”
“混小子!”宋氏狠狠地点一下儿子的额头,蹙眉看向老爷。这回寻的人家好归好,就怕一见面又是个百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