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1 / 2)

钱小桥和王夫人顿然露出失望的神色。

当夜,薛姨妈那头打听到了消息,知道老太太压根没怎么把她家宝钗放在心上,也就弃了把女儿嫁入荣府的想法。宝钗原本是想参加侍选的,不过这京城里头和她们竞争的人家太多,宫里头肯定是捡着家世背景好的进。他们虽然有钱,但是送钱无门,也没个认识的人物,折腾两全下来也就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薛姨妈听说黛玉定亲,本指望着王夫人这边能出活儿,结果还是白费。宝钗女儿比宝玉大一两岁,人家男人岁数大了没关系,但女孩可不行。遂打定主意另给宝钗寻了人家,花费了个把月的功夫,也终于把宝钗的亲事定下了。对方同是皇商,还是嫡长子,倒也算相配。

黛玉、迎春和宝钗几个姑娘家的亲事都已经定下来了,老太太听着都是欢喜,没少送东西。钱小桥瞧着这老太太似乎挺喜欢小辈结亲的,为什么到宝玉这就卡住了?钱小桥越挫越勇,敦促邢夫人和张氏没事儿多往贾母住处跑跑,多说说谁家孩子定亲的喜事儿,让贾母整日活在‘定亲’的氛围里,就不信她不惦记着宝玉的亲事。

终于有一天,贾母和张氏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是真稀罕黛玉那孩子,本想着和林女婿亲上做亲,这样我以后瞅着她也算是瞅着九泉之下的女儿了。唉,还是宝玉这孩子不争气!林丫头这门亲事也好,对方比咱们家不知道高了多少,她能好也算是慰藉敏儿了。”

张巧儿知道贾母看上了黛玉,可也得掂量自家的身份,人家那是什么样的家世?探花加三品官的独女,任谁家会瞧不上?反正她若是黛玉,她也不会选哪个没出息的宝玉,除了长了一副好皮囊以外,那个‘宝二爷’还有什么可取之处?

张巧儿不忘今日来的目的,柔声劝贾母道:“老祖宗,林妹妹自有她的造化,许是她娘在九泉之下保佑着她。可宝兄弟的事儿可就得您亲自操心了,您看他如今年纪也差不多了,比他大的比他小的都定亲了,咱们是不是也该找一找合适的人家看一看?”

“不急,我就知道你们急这个,所幸说开了吧。当初我也是急着给琏儿定亲,猜你公公怎么说的,拖了他几年,到青山书院去念书,可不就长进很多。我冷眼瞧着你宝兄弟可比他那时候乖顺多了,若是也送过去教化一遭儿,许会更好呢。”贾母笑着解释道。

张巧儿明白了贾母的心意,胡乱的应下,赶紧找借口溜出去,跟自己的婆婆邢夫人汇报,邢夫人转头就学给了贾赦。

钱小桥听了贾母的说法,弄得哭笑不得。万万没想到这事儿的源头竟是她自己。得了,这回贾母要学着他把贾琏送进青山书院读个四五年,那可就是十八、九的光景了。时间越长,他这边的变数就越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