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2 / 2)

,“这手暖的很,身边儿人伺候的妥当。”很是赞了昭德帝身边服侍的人几句。

昭德帝笑的亲昵,“母后疼儿子。”

林太后笑,“午间我留了翊哥儿一并用膳,皇帝也陪我这老婆子一并吃吧,热闹。”

昭德帝自然应了。

皇家之人,好啊歹的,最起码的面子情做的比谁都好。

母慈子孝臣子忠的吃过一顿饭,林翊正式与林太后告辞,带着父母的棺木,收拾收拾回了山东老家,独留下刚出满月的弟弟于林太后身畔承欢膝下。

一日,昭德帝来给林太后请安,见到瘦弱似猫的林四,随口问一句,“可有名字了?”

林太后活了几十年,还从未亲自带过孩子,又因林四体弱,更加疼他三分。见昭德帝有问,林太后叹,“唉,承恩公夫妇先后过身,翊哥儿又回了山东,忙忙糟糟的,哪里有给他取名。”

昭德帝心情正好,道,“忘了跟母后说了,关庭宇打了胜仗,捷报刚刚送来。”

林太后顿时大喜,赞,“这都是皇帝治国有道,方有名将辈出。”

昭德帝唇角微翘,谦道,“朕哪里有母后说的那样好,朕有今日,皆是母后教导。”

林太后欣慰一笑,拍拍昭德帝的手。昭德帝心情好,忆及林太后昔日的好处,再望向那宫妇怀中的瘦弱可怜的林四,倒也不觉碍眼,反多了几分喜欢,道,“朕看这孩子生的好,若是他尚未取名,朕就赐他一字,母后看可好?”

林太后笑,“这是四儿的福气。”

昭德帝沉吟片刻,道,“如今牧州得胜,边关靖宁,承恩公一门将是武将出身,朕赐他一个靖字,盼他日后长大,亦可为朝廷出力,靖宁天下。”

宫妇忙抱着刚得名儿的林靖,屈身谢恩。

昭德帝用意虽好,只是林靖很显然辜负了昭德帝的期望,他因早产,自幼身子不好,甭说舞刀弄枪,三岁之前,林靖因身子病弱,走路都磕磕绊绊,样貌个头都不若人家两岁的孩子大。他常做的事便是一身软衫伴于林太后身畔,听林太后教他念书认字。

林太后向来厚待娘家,既留下林翊用午膳,昭德帝听闻,竟也来一凑热闹。每次来慈恩宫时,昭德帝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他不喜欢林太后,却也得在心下暗暗服气。瞧遍整个后宫,修建的最奢华的的并非慈恩宫,而是皇后谢氏的凤仪宫。但,就宫殿雅致而言,凤仪宫连慈恩宫的边角尚不及一二,更遑论林太后的才干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