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1 / 2)

小山道:“倒也用不到阿婆的命,我刚刚看见您家的厨房中有一些黍米,可否请您煮一晚黍米粥呢?”

刘母以为小山是饿了,忙道:“贵人可是饿了?若是想吃饭食,老妇可以去邻家暂借一些米肉,黍米太过粗糙,恐怕会磨损了贵人的牙齿呢。”说着就作势要去借粮。

小山忙把她拦住,“阿婆且慢,我们并不饿,煮粥是为了救您儿子,您只要照着我们说的去做就行了。”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小香囊,“这里边有些香沫,您煮粥的时候也请放些进去,记住,若我们不叫您,这煮粥的火就不要停。”

刘母虽是一头雾水,但也接过香囊去照做了。

小山就让门外的大郎跟着刘母进去厨房,帮着搭把手。

娇娜早在小山和师傅携手进来时就乖乖退到了一边,这会儿就见师傅大剌剌地变了一张椅子,惬意地倚在扶手上看着小山施为。

小山见师傅一派看戏的样子,忍不住悄悄翻了个白眼,吐槽了一番师傅的装腔作势,小山镇定下了心神,调动法力凝聚指尖,隔空绘出一个符文,一阵灵光汇聚,倏地点向刘大郎的眉心,只听他低声喝道:“黄粱未熟,一梦既已,还不醒来!”

伴随着小山的话音落下,房中渐渐传来一阵伴夹杂浓郁木樨香气的黍米香气。

正在战场上奋力拼杀,保卫家园的刘大郎只觉耳边一阵雷声炸开,他眼前一白,猛地睁开了眼睛。

第23章 木樨(五)

话说刘大郎被小山以黄粱香气唤醒,魂魄归体之后和老母亲抱头而泣。刘母欣喜之下,也想起了自己已经死去的事实。刘大郎才从黄粱一梦中醒来就得知这个噩耗,顿时跪下大哭,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大呼着,我不孝。

但刘母满腔爱子之心,怎么会责怪儿子,她只是有些遗憾以后不能再陪伴独子了,“我已经是这个年纪,就算今天不死也不过就是明天。况且我儿孝顺,我已经过过了满足的日子,现在能在死前把你救回来,我已经没有遗憾了。”

刘母慈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发,灰翳的眼睛里虽有泪光却没有遗憾,“我走之后,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往后像走镖那样惊险的事情,就少做些吧。”

刘大郎本就不舍慈母,此刻听了母亲满是关怀的话语,再也忍不住泪水,嚎啕大哭起来。

“哎,这么大的人了,还要抱着娘的腿哭鼻子,这还当着贵人们的面呢,也不怕被人笑话!”刘母十分不好意思,开始数落起儿子。

小山见了,忙摆手,“阿婆,刘大哥是舍不得您,这是情有可原的,我们怎么会笑话他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