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董卓西凉嫡系将领之下。
想来,董卓手下的西凉嫡系将领也没少在董卓面前告吕布的黑状,例如胡轸、牛辅等人。
所以,撤回长安后,董卓对吕布的态度发生改变,对吕布也不再看重。
如果董卓不看重吕布的话,那么最在意的就是吕布手中的并州军队,他必须收编这支军队。
史料虽未记载当时并州军队的兵力,但从吕布后来作战的情况来看,当时并州军队至少有上万人,不会超过5万人。
并州军队长期在边境与鲜卑人交战,其精锐程度不下于董卓手中的西凉军队。
这些都是吕布雄厚的资本,吕布也不可能拱手让给董卓,这样的军队一旦与董卓为敌,那对于董卓来看,后果很难预料。
不能收服,那就削弱,所以进了长安之后的每次血战,大战都是要并州军做先锋。
有一次,异族入侵,董卓派吕布带着并州军千去作战,可以说是一场血战,吕布胜利之后,只是得到了一些赏赐,并州军可是损失惨重啊,吕布能不恨吗?
而且董卓是个牛人,当初进入洛阳时,他手中仅有5000兵马,却巧妙伪装数十万兵马,来回进入洛阳,威慑各方。
直到董卓收编何进、何苗等人的兵马之后,董卓实力大增。
等到西凉后续部队陆陆续续进入洛阳,董卓才敢公开把持朝政。董卓之所以能成功收编何进、何苗的军队,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何进、何苗与宦官势力火拼,结果是两败俱伤。
二是何进、何苗两人死了,军心大乱,董卓趁此时机,一举收编成功。
今时不同往日,吕布在并州军队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并州军队也井然有序,对吕布也很信任,有着非常强的凝聚力。
董卓如果贸然动手,或杀死吕布,肯定会激起并州军队的反抗,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董卓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董卓不敢轻易跟吕布翻脸。
那么,董卓让吕布当保镖的目的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将吕布置于董卓的眼皮底下,让吕布远离他的并州军队。
吕布当保镖后,肯定不能经常去管并州军队,时间一长,吕布在并州军队中的威望就会下降。
当吕布对并州军队的控制力大大削弱之时,董卓就迎来收编并州军队的时机。
董卓甚至可以故伎重演,收买吕布的下属,进而加快控制并州军队。
董卓这种做法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而在他成功收编并州军队之后,吕布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不过董卓脾气暴躁易怒,面对吕布这个保镖,他也控制不了他的情绪,终究引起吕布的警惕之心。
王允是个睿智之人,深知像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