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声提醒他。
太学有骑射课。昭平君早打算好了,拿去太学用。
以前他想过到秋就不上了,回家混吃等死。近日发现他人在太学,母亲恐怕他辛苦,休沐日他做什么母亲都不过问。倘若不上学,他出来进去母亲都得仔细盘问。
昭平君:“我又不用上阵杀敌,会用就可以。”
“你真懒。”公孙敬声服气。
昭平君解释陈家祖坟冒青烟,他也成不了赵破奴。既然封侯立功难,何必把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再说了,大汉不缺建功立业的好男儿。他不如把从军名额让给别人。
“有自知之明。”
昭平君:“不止我。我父母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不会问我学的怎样。”
“那这些兵器先放我这里?”
昭平君朝对面看:“你父亲知道了不会骂你吧?”
公孙敬声:“我又没拿他上阵杀敌的宝刀利剑。何况他兵器多,不一一查看发现不了。”
“我可就不给你钱了。”昭平君试探道。
公孙敬声点头:“不给你也是放在那里积灰。”令奴仆退下,他小声说,“我堂兄弟很想要。你不要也是便宜他们。”
“这么不喜欢你堂兄弟?”昭平君不会再自大的认为公孙敬声对他的喜爱已超过他堂兄弟。至今公孙敬声去找他马车都停在斜对面,像是怕被人发现他俩私下里也有来往似的。
公孙贺上次出征带回来很多兵器,皆是从匈奴尸体上扒拉来的。
以前像公孙贺这样出身的世家子弟很忌讳死人的物品。打扫战场的时候卫青问他们,草原上只有匈奴部落,死人的马以及兵器都留在这里是希望匈奴娃娃长大后继续攻打大汉吗。
这个罪名严重了。
卫青麾下的兵将恨不得把死人身上扒光。
有人试探地表示,扒光了匈奴也可以做啊。
卫青问他:“打铁用不用时间?”
提到做兵器,兵将们悟了,据匈奴俘虏交代,匈奴部落没有太多铁匠,其中一些还是被他们掠去的汉人。
不留下一支弓一把剑,保不齐过几年匈奴只能跟他们肉搏。
话说回来,公孙贺甫一到家,他嫂嫂弟妹一脸羡慕地说:“这么多好东西?”紧接着恭维他几句。不待公孙贺谦虚,几人话锋一转替儿子讨要兵器,理由是这么多兵器,他一天一样也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