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2 / 2)

“先帝后宫各自归家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无需反对,反对无效。”

“至于说往后究竟是否要改嫁那就是她们自个儿的事了,朕管不着也懒得管。”

话虽如此说,可那样的举措不就是从侧面表示支持改嫁吗?

不想嫁人就叫娘家养着,娘家不养那就自个儿出去辛苦劳作养活自己,总而言之与皇家再无瓜葛。

而选择改嫁却可以得到嫁妆一份。

或许不会多丰厚,但多少也够清净小日子了。最重要的是,这是当今天子赏的嫁妆,是一份莫大的荣耀,更是无言的支持祝福。

嘴上说着不管不问无所谓,实则态度上早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顽固不化的酸儒还想要再坚持,单若泱却未曾给他们这个机会。

直言接着道:“是以你们也不必在这儿跟朕扯什么忠不忠贞不贞的,朕听不得这等肤浅可笑的言论,那会叫朕忍不住怀疑尔等的思想是否早已腐朽不堪,只怕不能与朕十分契合。”

早已将“揣摩圣意”刻进骨子里的大臣们登时都消停了下来,越琢磨越忍不住心惊胆寒。

正惊疑不定之时,似是为了印证他们的揣测,单若泱又开口了。

“恩科定在三个月之后,考题方面还得劳烦丞相多费些心思……朕需要的是思想活泛、有冲进有创造力的人才,那等墨守成规泥古不化之人便罢了。”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君臣之间能够思想契合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方能事半功倍,共创大周盛世。”

丞相自是满口应承。

而方才还上蹿下跳的那些个老顽固这会儿却是心都凉了半截儿。

这还能是什么意思?分明是在点他们啊!

朝堂之上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既然摆明她是要趁这次恩科寻找合心意的人才,那也就是说,如今在场的人当中必定有人要让位的!

这下哪个还能顾得上蹦跶?再蹦跶乌纱帽就要丢了。

而这其中,尤以礼部尚书和翰林学士的脸色最为难看,毕竟方才就属他们两个话最多。

且仔细回想起来,似乎回回反对圣上的人当中都有他们两个。

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他们彼此双方的思想是当真存在巨大分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