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2 / 2)

p>

周瑜心里有事,坐不下去。背负双手,立在江东疆域图前,直直看着,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视线没有焦距,显然是出了神。

……

“亮深夜来此,乃是为阮主簿而来。”

“哦?先生何出此言?”

“先生可知阮主簿身世?”

“听他说过,老家是陈留人,因长辈之故迁家至颍川。家中有个叔父,现在曹操帐下效力”

诸葛亮忽然呵呵笑起来。

周瑜心生疑惑,“先生为何发笑?”

摇摇头,诸葛亮缓缓摇着羽扇说道,“都督被其骗矣。他本就是颍川人,与陈留未有半分渊源。至于那个叔父……都督怕是不知,他追随曹操多年,曾多次救对方于危难,任的,就是曹营主簿一职。”

周瑜骇然,“先生何出此言?他若真是曹操臣子又为何来江东?这可不是说着玩笑的,先生慎言。”

“亮未曾玩笑。都督不信亮言?那不如这样。曹操在北方寻阮卿久矣,蒋干跟曹操的时间不算短,必有所耳闻。前几日群英会,想来蒋干已见了阮卿,回去后必会对曹操言语。

如今蔡中蔡和来降,却不带家小,恐非真心归降。以曹操在北方寻阮卿这些年的架势,未必不会使这二人去证实阮卿是否在江东。都督不妨派人暗加监视,看这二人,会不会去找阮主簿,介时一切可明。”

这消息冲击力太大,让周瑜都没余心去关注诸葛亮早已看透二蔡假降这件事。

紧抿双唇片刻,周瑜蹙着眉头说道,“就算真如先生所言。以阮卿这些年为江东效力来看,又能说明什么?也许他当时这些托词,只是为了可以安稳的留在江东。”

“亮知大都督疑心亮在挑拨离间。”诸葛亮从容道,“大都督大约不知道,阮卿志学之年便追随曹操,担任主簿一职,朝夕相对。用兵之道,盘算人心,皆曹操亲自教导,但不知为何后来离开曹操。教导厚恩,怎能轻易忘却?

若蔡和二人真去见阮主簿,大都督不妨留心些。如阮卿不加理会,便是与曹操早已决裂。若有所动作,便是……”

“你为什么要来说这些。”

“亮曾游历北方,偶然听过阮卿事迹,今日在江东得见,心中未免起疑。阮主簿知道亮知彼往事,如今三番两次给亮找麻烦,亮有理由怀疑阮主簿这是为了杀人灭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